玉柱毫不迟疑的把鄂伦岱这个大傻子给卖了。

    也许是玉柱的斩钉截铁起了作用,康熙的语调缓和了下来,冷冷的说:“上次,鄂伦岱纵奴在帝陵内放铳炮,朕都没舍得重罚他。这一次,朕不会再包容他了,就依你之所请。”

    玉柱暗暗松了口气,康熙还听得进去他的建议,这就说明,他在老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依旧稳固。

    老大建议杀了太子,惹毛了康熙,一直被圈禁至死的教训,异常之深刻。

    玉柱不是老大那个大傻蛋,他的提议,既惩罚了鄂伦岱,又没有不顾亲情的太狠毒。

    说白了,不就是陪着老九去督修万年吉壤么?

    顶多也就是,少享点清福,多吃了点苦头罢了。

    更重要的是,玉柱借了康熙的手,防患于未然,提前把鄂伦岱从“海东青事件”里边,彻底的摘了出来。

    历史上的今年秋季,康熙巡幸塞外之时,收了老八送来的两只海东青。

    只不过,很不妙的是,两只海东青居然都死了,惹得康熙勃然大怒。

    巧合的是,负责送鹰之人,正是鄂伦岱。

    玉柱虽然手握重权,却一贯低调谨慎。

    只要送死鹰的人,不是玉柱的大堂伯鄂伦岱,就完全和他扯不上干系。

    送鄂伦岱去督修万年吉壤,既显得玉柱颇有亲情,又洗清了玉柱暗中勾结老八的嫌疑,还把整个老佟家,从异常险恶的“毙鹰事件”里摘了出去。

    “毙鹰事件”发生之后,康熙忍无可忍,完全不顾天下至尊的形象,当众破口大骂老八。

    “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不夸张的说,正是毙鹰事件,让康熙晚年的朝堂政局,变得陡然凶险异常。

    原本,康熙只需要应付老八即可。老十四当时,只不过是八爷党内,跟着打酱油的角色定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