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确有点事瞒着诸位,不过现在到了收网的时候。大家可共领富贵了。”刘崧开门见山道:“正是本官让昆山县四处借粮,现在济留仓已经满了。”

    “为何如此做?”有御史当即翻脸。

    要知道,陛下御下极其严格,颇有太祖之风,能在都察院做清流的御史,人品都是有保障的。

    他们对于刘崧的作为,不翻脸才有鬼呢。

    “因为这个案子太小。”刘崧也毫不隐晦:“别看报纸上闹得厉害,真的定罪大家心里都有数。千里迢迢,难道就为了这么个小案子?”

    众人心同此理,当即沉默。

    他们心里很清楚,陛下既然派出如此规模的办案组,肯定是有所谋划的,就算是不懂政治环境,也大约能猜到些什么。

    终于有个不老成的出声问道:“那现在人家仓库都满了,哪里来的案子?”

    “这些粮食哪里来的?”刘崧脸上浮出一股笑意:“是附近州县运过来的。如今春荒,粮商是肯定不愿意做这种事的。所以嘛,那些州县从哪里调运的粮食?”

    众御史脸上恍然大悟:“这是声东击西。攻其不备!果然好手段,那咱们抄哪一县?”

    刘崧环视在座几位御史:“每一县。”

    “一网打尽!”一干年轻御史嗅到了大案要案的气息。越发激动起来。

    “非但要一网打尽,还要扯出幕后黑手。”刘崧将刚才在苟先光那里得来的消息一一分析,道:“担着泼天的罪过,替人料理后事,自己分文不取,这绝对有悖常情。他们为何这么做?若说没人在背后指使。打死我也不信!”

    “能影响小半个江南,恐怕不是等闲之辈啊。”有御史嘟囔道。

    “所以咱们今晚就分头前往各县,第一要封库备查,第二要逮捕州县官,查抄往来通信。拷问背后主使之人。这个案子若是办下来,可就不小了吧。”

    众人心中一过:若是这个案子办实了,主使之人重则谋反,轻则大不敬,都是十恶重罪。

    “玉虎兄果然不愧都察院第一铁手!”有御史笑道:“只是对同僚也这般信不过,让人感慨呀。”

    “事出机密,而且我本来只打算牵连两三个州县罢了,没想到竟有这般战果。”刘崧随口应着,心中却道:们若是信得过我,也不至于白白跑去堵门……真是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