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姜每到一处,就会采购一些物品,其中大部分放到了百纳袋里。

    然后再到下一个地点,把值钱的卖掉,换成当地其他的东西。

    每到一处,买进卖出,腰包眼看着鼓了起来。

    幸亏她有百纳袋,银子多了,她就假装换成了银票,实际上她包袱里根本没多少钱,大部分的银子全在百纳袋里。

    一直到达海边时,时姜几乎花光了她百纳袋里存着的所有银子,换了珍珠,宝石,香料还有各种带有异域风味的舶来品。

    而赵家的商队明显还要在这边待许久时间,因为他们出海的商船还没有回来。

    时姜便跟他们分道扬镳,往北而上。

    因为走的陆路,所以时姜买了一辆马车。

    一路上也跟在船上一样,在一处购进物品,再到下一地抛出值钱的,再购进一批本地的特产,再去下一个城镇。

    等到了北方畜牧族的地界,已经差不多走了八个多月的时间。

    原本一些在南方卖不掉的物件,在这里全是抢手货。

    短短几天时间,就被人一抢而空。

    她再从这边贩卖了许多的牛羊,一路赶一路卖。

    等回到镇上时,已经的第二天入冬的季节。

    除了一包裹的银子,还有一路上遇见的几位聊得来的朋友。

    “爹,娘,我回来了!”

    一年多时间过去,时家饭馆因为没有时姜这个主心骨在,时父时母也没有弄更多的菜品,生意只能说不算好也不算坏。

    时姜在的时候,每个月差不多八百多两的进账,如今却是在四百到六百两之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