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引力波同步共振系统启动。”

    大量引力波数据刷新着显示屏,如数据洪流一般,超算开始利用各种天体物理模型,对于这些数据进行全面解析。

    一旁的夏雨来看了看数据,向萧冰建议道:“理事,可以启动多一些量子虫洞。”

    萧冰点了点头:“按夏研究员的建议,增加多五个量子虫洞。”

    “ok。”

    不一会,另外5个量子虫洞出现在比邻星周围。

    6个量子虫洞带来的引力波数据,将比邻星的情况充分解析出来。

    大厅中的全息模型构建系统,根据引力波解析出来数据,一点点生成着比邻星的情况。

    比邻星的质量大小、引力强度、比邻系内部的情况,一一被生成在模型中。

    这比天文望远镜的观察数据精密太多了,天文望远镜就像上个世纪的街机游戏画面,而且还是打了马赛克的画面;而量子虫洞探测,则相当于4k屏画质。

    工作人员开始操纵量子虫洞缓慢在比邻系中移动,6个量子虫洞各占一个方位,确保可以感应到周围的引力强度变化。

    南门二系尽管是一个三合星系,实际上这个星系并不是没有规律的混乱运动模式,而是有规律的三合星运动模式。

    “竟然有这么多行星。”夏雨来看着眼前的比邻系模型。

    正在一点点生成的比邻系模型中,距离比邻星0.043亿公里的轨道上,存在一颗类地行星,该行星半径1137~1142公里(不到水星的二分之一)。

    比邻星本身也不大,体积是木星的1.5倍左右,而质量是木星的150倍,典型的红矮星。

    而比邻系中,除了比邻—1行星,在0.327亿公里轨道上、在1.337亿公里轨道上,分别有两颗类地行星,另外还有一条位于4.32~6.77亿公里轨道上的小行星带。

    萧冰看了一眼数据,转过头说道:“夏研究员,比邻星的情况初步了解即可,我们该继续其他工作了。”

    “明白。”夏雨来按耐住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