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些年下来,王大虎虽然无法吟诗作词,却再不是当初那个纯粹的文盲。

    只是,李中易口中的刘寄奴,王大虎好象在哪里听人说起过,但始终想不起来,此人是谁?又干了哪些事情?

    李中易也很清楚王大虎是个实干家,肚里的墨水实在是异常之贫瘠,便笑着介绍说:“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他的小名便是寄奴。这位刘寄奴代晋建宋之前,禅位的前朝末帝,都保全了性命。然而,刘寄奴称帝不到一年,已经被降为零陵王的晋恭帝司马德文,便人闷死在了麻被之中。从此以后,相沿成习,丢掉了江山的前朝君主,大多死于非命。”

    “哦,原来如此。”王大虎摸着脑门子,重重的叹息道,“难怪杜太贵妃一直不肯住在主宅,非要选了偏厢,敢情是担心三弟你将来会秋后算帐哇?”

    李中易点点头,说:“很早的时候,我就知道杜贵妃是个聪明人。只是,她的时运有些不济,杜氏家族远不如符家,哪怕她再得宠,曹王也做不了天子。”

    “三弟,愚兄有一事不明,不知当问不当问?”王大虎既和李中易共过患难,又是名正言顺的结义兄弟,他在李中易的面前,从来都是有话直说,从不藏着掖着。

    李中易笑着拍了拍王大虎盘起的右腿,徉怒道:“你我是什么交情,有话赶紧说,有屁快点放。”

    王大虎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吞吞吐吐的说:“不瞒三弟你说,据我的暗中观察,曹王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杜太贵妃恐怕难以独活。”

    李中易一听就明白了,王大虎显然是被杜太贵妃的绝代姿容给迷住了,居然冒着大不韪,要替杜太贵妃说情缓颊。

    “二兄啊,先帝虽然处处提防着我,不断的打压我。但是,就冲着先帝驾崩前,指定我为托孤八相之一,我既然领了这份大人情,必不会伤害先帝的子嗣。”李中易借着不杀曹王的承诺,委婉的回应了王大虎的担忧。

    王大虎长长的松了口气,叹道:“三弟莫怪,是愚兄想左了。不过,我实在是不忍心杜贵妃那么千娇百媚的佳人儿……”

    李中易心中微微一动,王大虎不仅不是好色之人,而且一向心狠手辣。再说了,他王大虎又不是没见过艳美无双的费媚娘,总不至于见了杜太贵妃便心软了吧?

    “二兄,我怎么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呢?”李中易和王大虎一起的时候,总是很放松,他也懒得多费脑水,直接逼他说实话。

    “三弟呀,你是知道我的手段的。那杜贵妃惟恐曹王性命不保,一直偷偷的教他要藏拙,甚至是装疯,可见,她是怕极了!”王大虎操起面前的茶盏,一气灌下,抹了把嘴角的茶渍,轻声叹道,“我敢打包票,她们母子二人,千真万确的没有任何野心,只想着平安度日。”

    李中易明白了,王大虎并不是惦记着杜太贵妃的美色,而是担心他李中易像刘寄奴一样,担上夺位杀主的千古恶名。

    王大虎手里的茶盏,其实是李中易的专用茶盏,这要是旁人,绝对是僭越的大罪。

    李中易只当没看见一般,拈起王大虎的茶盏,小饮了一口,笑眯眯的说:“二兄,你就放心吧,先帝虽然一直疑我,毕竟没有杀了我嘛。”

    有了李中易的再三承诺,王大虎总算是放下了心,叹息道:“我也知道这么说,很犯忌讳,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