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场宣传战里天主教输给了新教,再加上擅长甩脱责任的法庭,新教国家就显得非常先进了。

    砸毁了所有传统新建起来的现代主义就像甩掉了所有辎重的军团,一开始或许还能突飞猛进,拖得越久就越没有力气了。

    贪婪是一种原罪,也许是明天,也许是明年,也许是十年以后。美联储停止低息贷款,美国的房市泡沫就会破灭,底层的中低收入阶级血本无归,被银行收走房子后流落街头。

    资本家是不会管平民的死活的,他们只会管自己的利益,就算世界发生核爆他们也有地堡可以躲。

    谎言有很多种,有的无伤大雅,有的则是伤天害理,可是这些人却足够狡猾,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每次都能躲过,反而是无辜的人被他们牵连。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疯狂到这个份上,也许资本家给自己挖坟坑能挣钱他们也不管不顾了。法国大革命的起因是粮价飞涨,引起市民的“不满”,穷人饿得营养不良,富人还戴着假发套,脸上敷着粉在沙龙里附庸风雅,投机商根本不去管,这种怨恨不断累积,最终量变到质变,如脱缰的野马一样失控了。

    人的心灵拥有多种面向,文学作品其实是在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中畅游,那些成功的作品往往能击中人心、引发读者剧烈情感共鸣,他写的“文学作品”是作者抒发情感的管道、也是承担集体无意识的载体。

    萨德侯爵写的情色为什么没有让·雅克·卢梭的书那么受欢迎呢?

    性也是无意识中的,这个花点钱在妓女身上就能找到答案,卢梭的论文则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让处于被压迫的人们搞明白了很多以前似懂非懂的问题。

    在诸如电台、电视这些新传媒出现前,报纸是主要的宣传工具。

    在动乱时代,报纸是党派争斗的利器,和平年代则是生活的调味剂,面向平民的廉价报纸充满了各种软文,而面向资产阶级的报纸价格要贵很多,内容也少了花哨的排版,也没那么多奇闻怪谈、风流韵事。

    廉价报纸再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很多广告,人们对于卫生、健康、食品、服装、家庭的知识变多了,法律、政治变少了。

    每个民族的精神成分携带着他命运的定律,它简直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这事关民族整个进化的过程。

    在帕拉迪奥前的建筑师也存在一个摸索的过程,他们犯了很多在后来人看起来很幼稚的问题,但这些人都是黑暗的未知中的探索者,有了他们的启迪后,帕拉迪奥去罗马看过那些古老的建筑,才有了影响整个欧洲的建筑风格。

    在混沌中披荆斩刺不容易,在成功之前要面对很多次失败,甚至有人一直失败。

    人只活一次,一直失败的却还想坚持梦想,这样的感觉有多糟糕瓦格纳在巴黎就体会过了。

    幸好他遇到了路德维西,一个非常有钱的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