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呢?反正差不多就是了,我一向都有直觉的!”林默见裘工程师自动脑补了,就顺水推舟糊弄了过去。

    “看来又要更新歼-14的记录了,这款战斗机碰上你这样的飞行员,简直是运气!要是能够把油耗和使用寿命控制好,绝对不会比老美的引擎差到哪里去。”

    裘正均感叹林默总是每每创造奇迹,看看印度人、俄罗斯人和日本人他们那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参加过实战的顶级王牌果然是与众不同。

    “我也很期待啊,要是有两台比f-35的b型机还要强悍的引擎就好了,最大推力至少也要有500千牛顿以上最好。”

    引擎技术一向在国际上不分行业,都是受到严格限制,固然可以买成品进行逆向工程,可是花费的时间和代价不会比重新设计一台节约多少,林默的“妖孽”想要完全达到当初的原始目标参数,现在的引擎还远远不够看。

    “500千牛顿?你还真是狮子大开口,那都赶上火箭引擎了,你是要造导弹吧,给你们国防星的这架歼-14‘鹰隼’上面装配的s-15x引擎的最大推力也堪堪刚过150千牛顿,你那架‘妖孽’想要达到5马赫的巡航速度,恐怕只能在散逸层飞行,否则在电离层以下,恐怕过了4马赫就得烧成飞灰。”

    火箭引擎倒是可以达到百万牛顿高推力,可是对于飞行员来说,只能小角度偏转,否则偏移到身上的过载绝对会让人一命呜呼。

    采用不锈钢框架结构的米格-25倒是能够达到3马赫,可是驾驶舱内的温度都可以煮熟鸡蛋,对于飞行员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体验,更何况4马赫以上与空气的高速摩擦,甚至可以直接让钢铁熔化。

    “追求极限,是我的目标。”林默颇不以为然。

    “好吧好吧,我不和你争,我听说国防星最近拿到了一批性能优秀的合金配方,也许你可以把这些配方筛选一些交给特种合金冶炼厂和引擎生产厂西安发动机公司或者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燃气涡轮研究院再研究上一两年,或许能够拿到200千牛顿推力的引擎,我知道一些特殊的合金材料可以拿引擎输出得到立杆见影的奇效,材料学一直是我们国家的弱项,你要是有好的配方,倒是可以一试,不过我不是特别看好,毕竟都是需要技术和设备积累,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实现的。”

    裘正均工程师对林默的坚持和较真,一直都颇为吃惊。

    f-22的主引擎f119-p-100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动力也不过是173.4千顿,林默的苛刻要求直让裘工程师感到乍舌。

    行业内高层早就传遍了那套“妖孽”图纸,在专业人士看来,纸上谈兵和各种奇思妙想居多,也有飞机设计和生产商制造实验机,不过和图纸上的参数完全不是一回事,经过估计,缺乏必要的材料,而且量产的耗费巨大,实际性能甚至连歼-10都多有不如。

    在目前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限制下,想要完全实现原始设定参数,起码也得过上几十年再说。

    “嗯,真是谢谢你老裘,你说的很对,这是个好主意,我会好好考虑一下。”

    林默掂着下巴考虑起来。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林默只是一个战士,而不是一个商人,手捧着金饭碗的他自然从来没考虑过金系巨龙那里取之不尽的合金配方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连国防星赫然发现其中的宝贵后,又是给钱又是给股份才让林默意识到这些配方还是有点价值,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考虑到应用在引擎上的材料改进。

    毕竟林默学习的是气动力设计专业,而不是材料学和引擎方面的专业知识,依靠的是拿来主义,有什么样的引擎,自然设计什么样的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