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考虑清楚(2/3)
因此,十分好心的,详尽的解释了一番,
“我们两家的关系,你娘做事就算有什么不妥,我也不会跟她一般计较,你爹娘心里都清楚的很。至于为什么要送你到荆县来,自然是因为从这件事情,你爹看出来,你在你娘的教导下,身为杜家嫡长孙,耳根子软,毫无担当!为人处世极其的幼稚和愚蠢!”
王永珠毫不留情的开了嘲讽。
杜使君听了这最后两句的评语,一张小脸顿时刷得失去了血色。
“你若是继承杜家医术,由你父亲带在身边亲自教导,耳濡目染也许不会如此幼稚。可你要参加科举,你爹所教有限!他又经常入宫当值,你二叔也是常年不在家中,你祖母在家的时候还好,费尽心力给你们兄弟找了个先生。”
“这先生虽然名声不显,可确实有几分才华,只是略微恃才傲物了些。若你们兄弟潜心跟人家学几年,未必不能成材。”
“偏你祖母跟祖父告老还乡来了荆县,你娘没过一个月,就怠慢了人家先生。人家先生哪里受过这样的闲气,自然就辞馆而去。你娘当初就是嫌弃人家先生没名声,不配教导你!”
“等先生一走,就打着主意,想将你送到太学去是不是?”
杜使君后背冒出一层冷汗来,娘的打算,也只有在他面前吐露过两分,怎么会被小师姑都知道了?竟像是小师姑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到一般。
王永珠一看杜使君的脸色就知道了。
这些事情,都是她从齐夫人,还有杜仲景还杜天南嘴里的话里拼凑出来的。
不过是诈一诈杜使君,果然,这少年心思不深,两句话就漏了底。
“你祖父和祖母得知了消息后,自然知道你娘行事不妥,那太学可是随便能进的?你年纪还小,学问根基不深,就算能进去,可太学每季度就要考试一次。三次成绩垫底,就要劝退。”
“你看起来似乎好说话和气,可实际心高气傲,若是成绩一直不好,只怕你自己都不会放过自己。因此你祖父和祖母本是让我带信给你爹,让你爹不要送你进太学,又托付我们,若是有相熟的品行不错的落第举子,给你加举荐一个,让你再磨练几年。”
“可你爹却发现,你身为他的长子,却耳根子软,毫无主见,只念着孝道,明知道你母亲做事不妥,你却听之任之。”
“所以才下定决心,将你跟你母亲隔开。他是想着你小姑父读过的长青书院,因为这一科,状元、探花和二甲传胪都出自长青书院,便想着让你小姑父送你进书院,将来说不得也能高中。”
“只是到了荆县,你祖父见你之后,却觉得你心性不够,太过清高自傲,面上不显,心中却瞧不上京城以外的人。若是就这样送你进长青书院,恐怕也不能和同窗交好。倒不如让你跟着我们到乡下,多接接地气,他才能放心!”
说到最后,王永珠定定的看着杜使君:“我受你祖父教导大恩,他所托之事,我自然要用心些才好。”
“我们两家的关系,你娘做事就算有什么不妥,我也不会跟她一般计较,你爹娘心里都清楚的很。至于为什么要送你到荆县来,自然是因为从这件事情,你爹看出来,你在你娘的教导下,身为杜家嫡长孙,耳根子软,毫无担当!为人处世极其的幼稚和愚蠢!”
王永珠毫不留情的开了嘲讽。
杜使君听了这最后两句的评语,一张小脸顿时刷得失去了血色。
“你若是继承杜家医术,由你父亲带在身边亲自教导,耳濡目染也许不会如此幼稚。可你要参加科举,你爹所教有限!他又经常入宫当值,你二叔也是常年不在家中,你祖母在家的时候还好,费尽心力给你们兄弟找了个先生。”
“这先生虽然名声不显,可确实有几分才华,只是略微恃才傲物了些。若你们兄弟潜心跟人家学几年,未必不能成材。”
“偏你祖母跟祖父告老还乡来了荆县,你娘没过一个月,就怠慢了人家先生。人家先生哪里受过这样的闲气,自然就辞馆而去。你娘当初就是嫌弃人家先生没名声,不配教导你!”
“等先生一走,就打着主意,想将你送到太学去是不是?”
杜使君后背冒出一层冷汗来,娘的打算,也只有在他面前吐露过两分,怎么会被小师姑都知道了?竟像是小师姑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到一般。
王永珠一看杜使君的脸色就知道了。
这些事情,都是她从齐夫人,还有杜仲景还杜天南嘴里的话里拼凑出来的。
不过是诈一诈杜使君,果然,这少年心思不深,两句话就漏了底。
“你祖父和祖母得知了消息后,自然知道你娘行事不妥,那太学可是随便能进的?你年纪还小,学问根基不深,就算能进去,可太学每季度就要考试一次。三次成绩垫底,就要劝退。”
“你看起来似乎好说话和气,可实际心高气傲,若是成绩一直不好,只怕你自己都不会放过自己。因此你祖父和祖母本是让我带信给你爹,让你爹不要送你进太学,又托付我们,若是有相熟的品行不错的落第举子,给你加举荐一个,让你再磨练几年。”
“可你爹却发现,你身为他的长子,却耳根子软,毫无主见,只念着孝道,明知道你母亲做事不妥,你却听之任之。”
“所以才下定决心,将你跟你母亲隔开。他是想着你小姑父读过的长青书院,因为这一科,状元、探花和二甲传胪都出自长青书院,便想着让你小姑父送你进书院,将来说不得也能高中。”
“只是到了荆县,你祖父见你之后,却觉得你心性不够,太过清高自傲,面上不显,心中却瞧不上京城以外的人。若是就这样送你进长青书院,恐怕也不能和同窗交好。倒不如让你跟着我们到乡下,多接接地气,他才能放心!”
说到最后,王永珠定定的看着杜使君:“我受你祖父教导大恩,他所托之事,我自然要用心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