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这位置,对我来说就像脚下的鞋,说脱就能脱,不想干我随时走人,你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没跟别人一样大张旗鼓欢迎吴质,只不过是怕惊动北边的胡人,引起误会反倒不好,仅此而已嘛。”

      看起来崔林也是个有脾气的人,偏不巴结吴质,而他后来怎么样了呢?

      崔林在任期间,做得还算不错,幽州局势比较平稳,然而真的因为没有讨好吴质而被贬为河间太守,引得很多人为他打抱不平。

      这件事表面看是崔林得罪了上司吴质,其实是崔林中了王雄之计。

      王雄让崔林的别驾去跟崔林说,要搞好跟吴质之间的关系,看似问题不大,但王雄自己不出面,通过别驾自己去跟崔林说别连累其他人,话外之意就是崔林无能,这种话谁听了都很难接受,无异于在激怒崔林。

      崔林被贬,果然王雄上位幽州刺史,虽然史书没有明示,但既然崔林不肯巴结吴质,那王雄必定反其道而行之。

      而王雄下一个目标就是田豫,田豫虽然要服从于幽州刺史,但大家都知道,田豫在曹魏守边将领中的名气之大,功劳之多。

      我们如今可以从史书中知晓一二,当时的人自然更加清楚,田豫这么厉害,风头这么盛,王雄这个幽州刺史感到非常不满,所以两人也就产生了矛盾。

      田豫某次讨伐胡人作战获胜,然而因为稍有违反军规的行为,被督军令狐浚捉拿。

      曹丕得知大怒,反把令狐浚给关押起来而且免官治罪,甚至气得在诏书里大骂:

      “令狐浚你这蠢货,你怎么不叫令狐愚呢!”

      于是田豫平安无事,令狐浚不但被免官,名字都被改成令狐愚了,田豫虽然多有军功,在胡人中广有威信,但在幽州官场却有对立者。

      否则,令狐愚不会只因为很小的过错就敢擅自惩办持节将领,这中间必有缘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田豫在幽州的功绩很多,但这些功劳,并不能换来幽州刺史王雄的认同。

      从对待令狐愚的态度能看出,曹丕对田豫是完全信任的,有皇帝力保,田豫当然无后顾之忧。

      但曹丕驾崩曹叡继位后,一朝天子一朝臣,田豫的处境变得微妙起来,王雄发动党羽纷纷向曹叡告状,称田豫在边境胡作非为,滋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