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原要在这台手术中运用两个全新的术式。

    首先是,神经纤维剥离术。

    这种技术是沿着神经纤维将脑内的胶质瘤全部切除。

    正常的肿瘤切除是分块切除肿瘤,这种方式容易导致肿瘤残留,此外还容易损伤神经系统,造成偏瘫昏迷或者其他恶劣影响。

    听上去有点费解。

    其实归根到底是两个词的区别,一个是切,一个是剥离。

    沿着神经纤维将脑胶质瘤整体剥除。

    既最大程度地切除了肿瘤又保持了神经的完整及功能的完好。

    这个技术在国际上有人曾经提出过,但嫌少普及运用。

    雷吉纳感慨,“Yasargil学派的支持者,曾对这个术式有过尝试,但成功率太低,操作难度太大,并没有被学界所接受。”

    王恩麟道,“根据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胶质瘤在中枢神经系统会沿着白质神经纤维传导束的解剖结构侵袭与播散。

    通过重新合成建立的脑白质纤维束,可以清楚地显示纤维束与肿瘤的空间关系,借以明确边界。

    但尽管现在辅助手段很多,诸如导航的漂移,术中核磁等等,但如何找到肿瘤剥离的边界最主要的还是靠医生的手和眼来甄别。”

    程教授表示认同,王恩麟讲解得比较专业。

    简单来说,想要做好神经纤维剥离术,医生的经验尤为关键,辅助系统没法起到作用。

    程教授开始分解赵原的技术动作。

    “由于胶质瘤呈浸润性或膨胀性生长,赵原首先选择肿瘤内部分切除达到减容的目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的脑组织,也不利于接下来的肿瘤剥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