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陈主任的协调,只花了500元就跟街道办签下了老罐头厂的合同,至于以后的租金,到期了再说。不仅如此,陈主任还把冷饮厂的一系列手续只用半天就跑出来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

      名字从石山罐头厂也变成了石山冷饮厂。

      zhou浩去了趟玻璃厂,订购了1000元钱的瓶子。

      由于订购的量大,厂家把价格下调到了2.5分,并保证第二天发货4万只。

      抛开给陈主任的200块钱,江洋手上也就剩下不到500块了。

      罐头厂外面的工人都是现成的,见厂子开业了,不少下岗职工纷纷上门求职。

      350元的工资标准,月底结清。

      半上午的功夫,罐头厂内便多了四五十名员工。

      江洋把冷饮的配方重新弄了一下,在确认过口感后,又花费300元买了一批新材料进来。

      十台冷饮机齐头并进,十条生产线和几十个工人开始加班加点的进行灌装。

      签约合同的第三天,冷饮厂外面已经排满了货车。

      这些都是从乡下来取货的。

      下岗职工们好不容易有了稳定工作,干活的激情高涨万分。

      从车间下来后就开始忙活着装车,托运,热的是汗流浃背,他们都想给新老板留下一个好印象。

      粮购站那里非常的痛快。

      第一趟下去就收了3万多斤粮食来。

      其中,单是玉米就有2.7万斤,还有3000斤的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