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受控核聚变放到尾部,让它直接产生推力呢?”

    这个想法只存在了半秒钟,便被章成铭自己给掐死。

    在太空中没有空气存在,不管是核聚变还是核裂变,其产生的能量并不能直接通过空气转换成供飞船飞行的动力能量,虽然可以使用某些物质形成推力,但这种转换方式类似于多重转换,效率低的不要不要的。

    而且垚提供的聚变技术并不适合开放式的环境使用。

    它的启动需要一个球形的电流激发装置,以激发反应区里的催化物和氦3,光是这一个要求就注定了这种聚变方式不适合用做发动机的喷口。

    现在情况就卡在这个地方,在几十万公里内,也就是蓝星到月球这样的短距离,采用胶基燃料进行飞行,三天五天的航行时长,大家忍忍也都能挺过去,但是换成是蓝星和火星这样的长程飞行……胶基燃料不是不能用,而是它的成本劣势就凸显出来了。

    要想快就得消耗大量的燃料来进行加速和减速,但液态胶基燃料现在的产能都得跑到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生产,这严重制约了整体的产量和拉高了造价。

    而垚给的另一项引力技术呢?

    就是用氦3作为基础,利用核聚变的应用原理,轰开氦3,或者利用衰变的原理,加速衰变的过程,获得到氦等等一系列后续的同位素,然后用能量击发其中的某些同位素来捕获宇宙中的各种射线、氦毛子以及引力波,对这些引力波、射线产生作用力形成推力或者吸力。

    这技术不是不能用,但目前还存在一个没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一个使用短板。

    技术问题不是如何获得相应的同位素,这部分技术垚是给了,但关键技术是就是如何解决飞船上的核聚变反应堆的散热问题,聚变产生的大量热量,如果没法在太空中散发出去,整个飞船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烤箱,先把里面的人给烤熟,然后再把自己给全部熔毁。

    而使用短板是垚在这个技术上是明显有保留的,它只告诉了章成铭用氦气进行引力诱捕,但没告诉如何提高氦的密度增加作用力。

    用高能的能源引发氦物质产生引力相斥和相吸,1公斤的氦物质产生的力量就是1公斤,当然可以通过更强大的能源来控制这个力量的增倍或者缩减,可这个力量的产生基数,就是来自于你产生引力的氦物质携带多少!

    飞船上携带1公斤氦物质做引力诱捕,那么飞船的力量产生就是以这1公斤氦物质作为倍数来提供作用力。

    那么为了节省能源,能不能多带些氦物质,带个十吨八吨的呢?

    当然可以!

    可问题又来了,氦的密度很低仅次于氢,将它压缩下来,一个罐子里也没多少质量的氦物质,十吨八吨的氦物质,你飞船上就会有一个巨大的大罐子,里面装着的都是高压缩的氦3!

    而如果再加压,将氦3变成液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