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离京的时候,朱由检就反复叮嘱过,除了平定当初那伙倭寇,还有几件事,其中之一就是这龙江造船厂。

    按照朱由检的意思,这龙江造船厂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恢复到成祖年间的盛景。

    韩赞周在看过龙江造船厂的情况后,当即心里就凉了半截。

    原本拥有七个船坞,四百余户匠户的龙江船厂,此时已经彻底的没落了。

    船厂旁边专门用来建造宝船的宝船厂,干脆已经彻底的废弃了。

    幸亏朱由检对此早有准备,老早就让俞咨皋在福建招募合适的大匠。

    不只是福建的匠户们,朱由检还命工部,从清江督造船厂调派了大量的人手,协助韩赞周重启龙江造船厂。

    除了韩赞周这位南京镇守太监,南京工部清江提举司也已经开始运转,专门负责管理龙江造船厂下辖的六大作坊。

    不只是韩赞周和提举司提举,俞咨皋也派了一名千户过来,负责保护龙江造船厂。

    至于说船厂所造的舰船,除了商船是按照宝船样式来造的,战舰则是按照俞大猷的思想来建造的,那就是突出一个字,大。

    所谓的海战,无非就是大船胜小船,谁装载的火炮越多,谁就最有可能获胜。

    这一思想,即使到了后世依旧是海战的金科玉律。

    顶多就是将火炮换成了舰载机,或者是换成垂直发射井。

    谁的船大,装载的舰载机多,谁就牛逼。

    也幸亏清江督造船厂,还有福建等地船厂都有不少储存的巨木,否则想要建造舰船还真不容易。

    要知道,新采伐的木料是不能用来造船的,需要阴干数年,才能用来造船。

    韩赞周和俞咨皋两人,想尽了办法,花了不少的银子,这才弄来足够的合用木料。

    现在木料不缺,匠人也都就位,韩赞周也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