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上,林立简单扼要,几句话就能说明白。

    经济上的就复杂得多了。

    别说他在大夏的产业了,就云中的,林立自己现在就已经搞不明白发展到何等程度。

    也就派往西羌和吐蕃的,林立现在比较清晰。

    他的那些熟悉律法和账目的团队,也被欧阳若瑾直接接管,林立也从直接参与变成了旁观。

    他也直观地感受到了欧阳若瑾的效率。

    不愧是状元出身的大翰林,记忆、理解、统筹安排、对人心的掌控、经济上的调拨以至于对关西宏观上的调控,都要比林立强上好几倍。

    林立不禁在心中感叹着。

    古代的文人,不,状元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真不容小觑。

    状元所要了解的东西,掌握的学识,也太广泛丰富了。

    想起他曾经背的那几本书,当时也够吃苦了,白天背晚上背,马车上赶路都在背,也被逼着写了几篇策论,也觉得自己算博学多才了。

    但若没有前世的理科知识做基础,没读过历史,来到这时代,早就早早地被这时代的浪潮给卷趴下了。

    所以,绝对不是单纯地会写文章就能考中举人进士状元的,就是秀才,大多数也是有真材实料的。

    看看古代的官员,举孝廉上去的,不用说大多数都是有学识有水平的。

    科举上去的,那真是文才武略,除了亲自拿着大刀砍人差了点,掌兵布局,也不在话下。

    就凭他这位大师兄问的问题,做这个太守一点都不勉强。

    甚至,林立心中生出不算荒谬的想法,他这位大师兄完全可以带兵打仗的。

    现代战争,不不,现在的以热武器对抗大刀弓箭的战争,不需要将军自己挥着刀枪冲上去的,甚至都不需要士兵冒太多的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