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加盟谷歌之后,冯一平的日程又多了一项,隔天的午饭后,上课前,回去谷歌坐班一个小时,主要是和佩奇他们一起,反复修订展战略。`

    长时间的接触,对他们俩,冯一平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作为一个过来人,冯一平很佩服佩奇的想象力,如果他不从事现在的工作,真的也可以考虑做一个凡尔纳那样的科幻小说作家。

    如果说佩奇是善于搞明创造,那布林的长处,则在于把佩奇那看来有些扯的点子,变得切实可行,或者是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总之,这俩好基友,还真是一对配合完美的搭档,难怪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都闹掰了,他们俩依然牢不可分。

    谷歌的工作特色,让冯一平的这一个小时的上班时间,很充实,或者说,很有挑战性,一进入公司,就有点进入考场的感觉。

    如果不是在大学里系统的学了近三年时间,单凭他过往的阅历和经验,佩奇他们的有些问题,他还真应付不来。

    这样紧张工作的一个好处,就是让他不断现自身的不足,又一次促使他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充实,最后得到提高。

    而和这些天才们一起工作,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他们的思考方式,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比如,一般人看到风扇,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应该从外观、做功等方面去考虑,而佩奇的看法确实,“它为什么还要拖着长长的插头?”

    何况,一想到成功的投资谷歌,将来至少能让自己再提前5年时间退休,此时的这点辛苦,算个啥?应该说是享受好不好!

    同样。在佩奇和布林眼中,冯一平虽然年轻,但对行业了解全面,特别是对对未来的展趋势的把握上。无有能出其右者。

    他管理大公司的能力,也远常人,从如何找准一个符合展趋势的项目,如何在最合适的时机进入,如何组建团队。`如何提高效益……,到最后运作上市,样样精通。

    其它方面,虽然没有太突出的地方,但胜在渊博和平均,综合起来,实力相当不容小觑。

    如果把他们俩比作“奇”,那冯一平就是“正”,要掌管一家大公司,光靠“奇”是不够的。因此,他们俩从冯一平身上,也汲取了不少营养。

    熟络以后,特别是佩奇,经常不分时间和地点,想到了就给冯一平打电话,就自己的一些想法,征求冯一平的意见。

    他甚至跟布林说过好几次,“最适合我们公司的ceo,除了乔布斯。我觉得,冯也完全可以胜任,”

    他这样想,其实真有些片面。对硅谷来说,冯一平还是一个外来者,也不像乔布斯和施密特一样,从七、八十年代就在业内折腾,或者干脆是开创了个人电脑新时代的风云人物,有着深厚的人脉和一个个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