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部队的训练,归纳起来主要在几个方面:纪律训练、体能和技战术训练、荣誉养成、使命感灌输,这几项训练在实践操作的时候,又相互交叉,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军人。李诚中穿越前只是一个部队上的大头兵,从来就是被训练的对象,因此肚子里也没有那么多理论套路。但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既然在这个时代成为了一名小军头,他就不由自主的要对训练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虽然总结和归纳出来的东西相当凌乱,但至少做到了初步成型,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
李诚中盘算了一番,自己手下目前有三百五十名士兵,按照前世的编制,大致相当于一名营长,他为此忍不住有些沾沾自喜。可惜这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不能衣锦还乡,无法让父母乡亲们看看自己的这番成就和出息,对此,他只能深以为憾。
自己既然当了营长,自然不可能亲自下场一个一个的去手把手练兵,李诚中记得当年自己部队上的营长可是派头十足的,大伙儿轻易见不到,如果见到了,也要尊称一声“首长”!有见过首长亲自下场带兵训练的么?而且,一个人操练三百多士兵,也不现实。思来想去,李诚中决定先从训练军官开始,他打算一个科目一个科目的来,先教会军官,然后让军官去训练士兵,等军官和士兵都熟悉了这个科目,再换下一个。
李诚中手下有三十五名伙长、八名队官以上军官,共计四十三人。他找了一个军寨中最大的窑洞,堪堪能容下那么多人,在四壁上挂满火把,将窑洞照得通亮,然后将四十三名伙长以上军官召集到窑洞中,大家盘膝而坐,听李诚中讲课。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我今天要对你们说的第一条。只有听从命令的士兵,才是一个好士兵,听从指挥的军队,才算一只合格的军队。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听从上官的命令,按照上官的要求进行战斗。对此,大伙儿有疑问么?”李诚中扫视全场,等待大伙儿提问。
从榆关守卫战后的军功评议会开始,李诚中所部已经逐渐养成了讨论和协商的习惯,当李诚中提出问题的时候,大伙儿可以畅所欲言,当然,在作出决定之后,就要求务必服从。
就见军官们各有各的表情,姜苗和张兴重等点头表示理解,周砍刀和王大郎等则皱眉思考,还有几个新提拔的伙长则眨着眼睛相互瞪视,也不知是听明白没有。等了一会儿,王大郎大声道:“都头……”
李诚中打断他:“以后听课想要发言时,举手,喊‘报告’。”很多军纪的训练都在细节处,李诚中决定一一纠正手下军官们的散漫。
王大郎一愣,犹豫着举起一只手,又放下,换了另一只手,感觉似乎很别扭,然后干脆两只手都缓缓举了起来,看起来就像投降一般,然后喊了一声:“报告……”
李诚中一笑,道:“举右手即可。”
王大郎连忙放下左手,右手高举,再次喊道:“报告!”
李诚中示意他可以说话,王大郎吐了口气,道:“如果是上官的命令不对,也要听么?”
李诚中道:“作为下级,你所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在通常情况下是没有上级那么多的,因此,大多数时候你所认为的不正确命令,放在整个战场上来全盘考虑,其实是正确的。最后,如果这道命令真的不对,你可以提出建议,但建议被否决之后,仍然要毫不犹豫的执行!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坚决执行命令所造成的损失,都要比擅自行事所造成的损失小得多。我想请诸位牢记,在战场当中,你所带领的士兵,只是整个战事的一部分,大伙儿一定要树立全盘意识和大局意识……”
李诚中没有指望所有人能听明白,但从观察下面听讲的军官表情来看,至少有一半人处于深思之中,因此他也没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培养士兵的绝对服从意识,不是说一遍就可以的,必须多次强调、反复强调,还要在军法中予以明确,在实践中加以推行。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怎么让士兵认识并将这一条牢牢刻印在心中,我想,首先需要通过纪律训练来实现。训练的重中之重,在于队列。队列训练,不仅是作战中的阵型排布基础,而且是让士兵养成良好纪律观念的极为有效途径……”李诚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推敲,开始讲述队列训练的要求。之所以说了前面那么一堆话,是想让军官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理解其目的和意义,才能更好的开展和实施。
李诚中将身后由张老匠打造的一块大木板挪了出来,这块木板类似于后世课堂上的讲课板,木板上粘贴了一张大黄纸,纸上绘制了一些排列紧密的点和线条。
“这是一个我绘制的最基本的检阅阵型,从左至右的三块黑点,依次代表甲都、乙都和丙都。每都排列之时,为纵横各十,即每伙为一排,左右相距一拳,前后间隔一臂,列成方队。要求按照个子高矮,从左到右排列。当然,这个检阅阵型不是现在就能排列出来的,我给诸位七天时间,下去后严加整训。
为了完成这一阵型,我们将目标拆解,分为三步。第一步,以每伙为一组排列士兵队形,要求,做到横排整齐行进,能够整齐统一转身、前进、停止,三天后达成;第二步,以每队为一组,行成方阵,要求,做到方阵的齐步行进和统一转身、前进、停止,这一步同样给大伙儿三天期限;第三步,各都将自己所辖两队合为一个方阵,按照这张图形的要求,排列在军寨内的校场中,这一步给大伙儿一天时间,由三位都头负责……”
李诚中盘算了一番,自己手下目前有三百五十名士兵,按照前世的编制,大致相当于一名营长,他为此忍不住有些沾沾自喜。可惜这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不能衣锦还乡,无法让父母乡亲们看看自己的这番成就和出息,对此,他只能深以为憾。
自己既然当了营长,自然不可能亲自下场一个一个的去手把手练兵,李诚中记得当年自己部队上的营长可是派头十足的,大伙儿轻易见不到,如果见到了,也要尊称一声“首长”!有见过首长亲自下场带兵训练的么?而且,一个人操练三百多士兵,也不现实。思来想去,李诚中决定先从训练军官开始,他打算一个科目一个科目的来,先教会军官,然后让军官去训练士兵,等军官和士兵都熟悉了这个科目,再换下一个。
李诚中手下有三十五名伙长、八名队官以上军官,共计四十三人。他找了一个军寨中最大的窑洞,堪堪能容下那么多人,在四壁上挂满火把,将窑洞照得通亮,然后将四十三名伙长以上军官召集到窑洞中,大家盘膝而坐,听李诚中讲课。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我今天要对你们说的第一条。只有听从命令的士兵,才是一个好士兵,听从指挥的军队,才算一只合格的军队。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听从上官的命令,按照上官的要求进行战斗。对此,大伙儿有疑问么?”李诚中扫视全场,等待大伙儿提问。
从榆关守卫战后的军功评议会开始,李诚中所部已经逐渐养成了讨论和协商的习惯,当李诚中提出问题的时候,大伙儿可以畅所欲言,当然,在作出决定之后,就要求务必服从。
就见军官们各有各的表情,姜苗和张兴重等点头表示理解,周砍刀和王大郎等则皱眉思考,还有几个新提拔的伙长则眨着眼睛相互瞪视,也不知是听明白没有。等了一会儿,王大郎大声道:“都头……”
李诚中打断他:“以后听课想要发言时,举手,喊‘报告’。”很多军纪的训练都在细节处,李诚中决定一一纠正手下军官们的散漫。
王大郎一愣,犹豫着举起一只手,又放下,换了另一只手,感觉似乎很别扭,然后干脆两只手都缓缓举了起来,看起来就像投降一般,然后喊了一声:“报告……”
李诚中一笑,道:“举右手即可。”
王大郎连忙放下左手,右手高举,再次喊道:“报告!”
李诚中示意他可以说话,王大郎吐了口气,道:“如果是上官的命令不对,也要听么?”
李诚中道:“作为下级,你所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在通常情况下是没有上级那么多的,因此,大多数时候你所认为的不正确命令,放在整个战场上来全盘考虑,其实是正确的。最后,如果这道命令真的不对,你可以提出建议,但建议被否决之后,仍然要毫不犹豫的执行!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坚决执行命令所造成的损失,都要比擅自行事所造成的损失小得多。我想请诸位牢记,在战场当中,你所带领的士兵,只是整个战事的一部分,大伙儿一定要树立全盘意识和大局意识……”
李诚中没有指望所有人能听明白,但从观察下面听讲的军官表情来看,至少有一半人处于深思之中,因此他也没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培养士兵的绝对服从意识,不是说一遍就可以的,必须多次强调、反复强调,还要在军法中予以明确,在实践中加以推行。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怎么让士兵认识并将这一条牢牢刻印在心中,我想,首先需要通过纪律训练来实现。训练的重中之重,在于队列。队列训练,不仅是作战中的阵型排布基础,而且是让士兵养成良好纪律观念的极为有效途径……”李诚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推敲,开始讲述队列训练的要求。之所以说了前面那么一堆话,是想让军官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理解其目的和意义,才能更好的开展和实施。
李诚中将身后由张老匠打造的一块大木板挪了出来,这块木板类似于后世课堂上的讲课板,木板上粘贴了一张大黄纸,纸上绘制了一些排列紧密的点和线条。
“这是一个我绘制的最基本的检阅阵型,从左至右的三块黑点,依次代表甲都、乙都和丙都。每都排列之时,为纵横各十,即每伙为一排,左右相距一拳,前后间隔一臂,列成方队。要求按照个子高矮,从左到右排列。当然,这个检阅阵型不是现在就能排列出来的,我给诸位七天时间,下去后严加整训。
为了完成这一阵型,我们将目标拆解,分为三步。第一步,以每伙为一组排列士兵队形,要求,做到横排整齐行进,能够整齐统一转身、前进、停止,三天后达成;第二步,以每队为一组,行成方阵,要求,做到方阵的齐步行进和统一转身、前进、停止,这一步同样给大伙儿三天期限;第三步,各都将自己所辖两队合为一个方阵,按照这张图形的要求,排列在军寨内的校场中,这一步给大伙儿一天时间,由三位都头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