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院长办公室出来时,陈舟是带着满腹感慨的。

    其实孙院长自己也知道“病因”在哪,或者说燕大的校长领导们都知道。

    华国的每一所高等院校也都知道。

    但是改变往往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孙院长大概是把陈舟当做了那个改变的钥匙,或者说是导火索。

    如果有一位杰出的青年科学家选择归国,那必将影响整个华人科学界。

    再者说,如果陈舟留在国内,可以做出世界级的科学研究,那就是榜样,是给其他人树立的灯塔。

    但这些,归根结底,还在于陈舟能做出怎样的成就。

    孙院长也可以说是在赌陈舟的未来。

    单凭这一点,陈舟对孙院长的印象,深刻了许多。

    “菲尔兹奖吗?”

    陈舟喃喃自语。

    确实,一个才19岁的青年,已经完成了两个世界级猜想的证明,菲尔兹奖完全可以期待。

    到他40岁,还有整整21年的时间。

    孙院长的话,也说明了华国确实需要一块菲尔兹奖的奖牌。

    不是华人的,是真正属于华国人的菲尔兹奖!

    轻轻甩了甩头,陈舟抛去这些琐碎的杂念。

    当前的他,还是要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