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吉十五年七月,转塘镇外的万亩良田,处处可见佃农牵着耕牛拖着崭新的工具收割着早稻。

    自胜吉十二年六月内侍省织造司二浦官坊建成以来,内侍省通过大量种植从泉州引进的棉花,获利甚丰。而转塘庄园也因出售铁器、瓷器、新式琉璃、各种水力车机、各种木工工具,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半机械化工坊园区,各工坊的流水线源源不断地产出着各类紧俏的货物,在各工坊搭建的临时码头,货船不停地卸下原材料,装上货物,然后通过运河销往杭州、江宁、苏州、扬州等州府,甚至连东京开封府的普通百姓也以有几件钱塘沈氏生产的器物为荣。

    这三年间,转塘庄园获利高达百万贯,沈括分得五十万贯,王寿光分得三十万贯,各匠头分得十万贯,另有十万贯做为赏钱按月分给各工坊工人。只用了一两年,王寿光便成为钱塘县屈指可数的巨富。

    沈括在胜吉十四年,花了二十万贯,换了转塘北侧一整片山林,而后又花了十万贯买了万亩良田,严令种植两季稻。而王寿光也买了五千亩良田,花了二十万贯扩建了转塘庄园,修建了云栖山麓的转塘庄园墓地群,兴修了石制桥梁、硬土路,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可以说,转塘镇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资本倒是来自于王寿光。不是沈括吝啬,不愿出资,实在是王寿光觉得钱多烫手,生怕原本都是苦哈哈的匠人们心有不平,便把钱财用在庄园建设上面。果然在王寿光大把铜钱撒了出去后,匠人们都说王匠首仁义,当了朝廷正七品员外郎、分了东家几十万贯分红,也没有忘了一起创业的弟兄。就是原本有另立炉灶想法的匠头们,也考虑到东家、匠首的仁义,钱塘的天时、地利,以及开办产业所必然要面对的官府欺压,如果没有沈家的保护,更有可能血本无归,只好想想作罢。

    各位匠头、匠人也纷纷置办田地,一时转塘田贵。除了极少数当地缙绅的祖产外,转塘三个大地主、二十余个小地主及几百自耕农的田地被沈家、王家和转塘新兴地主们购置一空。不是他们甘愿放弃土地,而是跟随转塘转行做工坊主、商人和工坊工人,所获收益远大于原先的耕地产出。

    此时江南良田一年两季稻,可以收获五石稻谷,每石粗加工后的糙米值六百文,一亩地总计收成值三贯,农业税三成,加上人丁、徭役和各种摊派,倒有一半收成得交给官府衙役。扣掉人吃马嚼,一亩地能落下一贯收入便是好年景。一个自耕农一般耕作二十亩地,而这不到二十贯的收入却含了全家四季衣服、各种牲畜的草料、工具的购买维修,还有其它杂七杂八的费用。如果遇到好年景,倒也生活的滋润,但一遇灾荒便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只好卖田,转为佃农。

    而成为转塘工坊的工人,一个劳力一个月两贯的稳定收入,东家还管了一天两顿饭,代缴了人丁税和其它赋税,一户家庭以一男一女两个劳力来计算,男丁可以去窑场、铁器坊、船坊,女丁可以去织造坊,一个月便有了四贯的收入。加上转塘庄园有廉价的房屋可以租用,一个月不足一百文,子女也可以在转塘庄园内部的学堂念书识字。比起租用老爷的田地或自己耕种都强了不少。甚至攒上几年钱,便可以在临近村镇买十几亩田地,雇些棉农采棉赚钱。

    自从二浦镇从泉州引进了棉花,二浦镇、转塘镇及附近的州县便纷纷放弃了种植稻谷,转而种值棉花。这时棉花产量还不高,一年产一季,亩产仅一百二十斤,但是棉花实用金贵,一两棉花即可卖到三十五文钱,一斤棉花五百六十文,倒几乎抵得上一石糙米的价格,一亩棉田就算是批发给二浦官坊或转塘织坊这样的大棉商,棉户也能收益四十贯,去掉人工、损耗等,一亩棉地一年少说净赚二十多贯,比起一亩稻田收益不到一贯而言,有几十倍之多。

    此时的大周,棉花还没有大量生产,棉布、棉衣、棉被这些后世已成必需品的棉花制品,此时还远未流行。泉州市舶司引入的棉种来自大食(今阿拉伯半岛)、故临(今印度西南海岸)等地,经福建一地播种收益后,才逐渐为各州府所亲睐,特别是北方,一身棉衣,一件棉被便可抵挡寒冬,不然一场雪下来,不知道要冻死多少。少数官府希望靠棉花赢利,但绝大多数地主农民还是不愿放弃种植稻谷、改种棉花。前几年,手工纺织所需棉花原材料并不多,供需矛盾尚可解决,随着水力车机带动纺纱机、纺布机的兴起,棉花的需求增长了几十倍,二浦镇、转塘镇作为新兴纺织业的核心区域,自然出现大量良田被收购兼并转种棉花的情况。棉花暴利,而稻田利薄,沈括担心的棉田挤占稻田的情况终于出现了。

    虽然沈括这一万多亩良田播种着稻谷,经过多年来的尝试和优化,通过植株不同高低的品种间种,通过插秧机、收割机、脱粒机等新式畜力机械的实验推广,大幅提升了单个农民的耕种面积和收益。但此时的江南,农民不缺,缺的是土地,所以这万亩试验田的成功多少显得有些鸡肋。如果不是沈括的再三要求,王寿光恨不得在胜吉十五年春天棉花播种时就“好心”地帮沈括全部种植成棉花。

    转塘庄园庄主府议事厅。这是沈括回到转塘后第一次参与转塘庄园的会议,除了转塘庄园原先的匠头骨干外,参与议事的多了十几人,有些是新招聘进来的技术能手,而另几个则是转塘镇原先的排名靠前的地主,他们已转型成为了转塘庄园第二批工坊主。

    沈括坐在首位,仔细听各匠头、工坊主介绍近期的工作。王寿光坐在沈括左侧,沈冲和沈方也坐在沈括右侧圆凳上旁听。

    刘四在转塘庄园步入正轨后,由各匠头公推成为了转塘庄园的大总管,在转塘庄园的地位仅次于王寿光。“东家,我转塘庄园经过近四年来的发展,现有良田二万两千亩、山林一万两千亩,南边已和二浦镇连接起来,西北方向已和龙坞镇相连,整个转塘镇已无多余适合耕种的良田。龙坞镇那边也买了两千亩良田,龙坞镇其它土地过于分散,不适合转塘庄园的需要。现在转塘庄园共有坊工三千人,佃户一千五百人,厨师、庄丁、杂役共五百人,棉花摘花时还需要短期雇佣两千人。每年只月钱一项需要支出十五万贯。转塘庄园现在实行一日三餐、三日一荤,一年人吃马嚼各项杂应开支需要十万贯,每年需要上缴税粮三万三千石,折合两万贯,上缴各项杂税两万贯。各工坊一年收益六十万贯,棉田收益另算。”

    “这个收益可曾计算木料、铁料、矿石等的成本?”沈括问道。

    “凡转塘可出产的都未计算,其它需要支出银钱的已计算进成本。”

    “那这个收益可曾包括月钱和杂项开支、税金?”

    “不曾计算。”

    “算大账,转塘是赚钱了,但还需要分解到每一个工坊、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坊工。趁着现在账还能算清楚,就管起来,不然以后更难管理了。”沈括笑了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