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部所占据的泰宁卫一带,是借道喜峰口的必经之路,为必争之地。
有鉴于历史上皇太极喜欢从东蒙古借道攻打畿辅,朱由校决定先下手为强。
正好此时国内诛灭晋商也到了收网之时,而长时间的消息都证明,以儿邓这个人并不可靠,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不过这次,朱由校不打算出兵,一道圣旨过去,让蒙古人自己打就行了。
只要最后把翁牛特的地盘封给他们,打起来,这群人就会卖力得很。
而朱由校让山西副总兵张万邦在大同边境集结军队的原因,自然是威慑察汉浩特的察哈尔部。
不过朱由校觉得林丹汗应该不敢动弹,毕竟察哈尔部上次败得不轻。
虽说本部势力没有遭受重创,但却对林丹巴图尔这个蒙古大汗的汗权影响不小。
听见各部聚集联军,在大明皇帝的号召下攻打泰宁卫的时候,林丹巴图尔其实是猜到朱由校的心思了的。
可是他不敢动,上次战败,已经让他这个大汗的权威一蹶不振,可敦娜木钟带着三万户远遁科尔沁以后,现存的蒙古大汗权柄成了草原上的笑话。
而察哈尔部这个所谓的蒙古第一强部,更成了只能欺负弱小的代名词。
如果察哈尔再经一败,他半生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光复成吉思汗的霸业,也只能是黄粱一梦。
林丹巴图尔空有心思,却不敢有丝毫动作,因为大明显然也不会干瞪眼看着。
联军这边刚出动,明军就已经开始向边境大举集结。
宣府的姜弼、大同的张万邦、固原的郭钦,各部明军都是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再次出关作战。
明军闹出的动静,同样令察哈尔人坐卧不安。
眼下左翼已经归附大明,一旦察哈尔这边有动静,大同军就可以经过左翼,直插察汉浩特。
领兵的是别人,林丹巴图尔胆子还会大一些,可是朱由校没有昏头的时候。
有鉴于历史上皇太极喜欢从东蒙古借道攻打畿辅,朱由校决定先下手为强。
正好此时国内诛灭晋商也到了收网之时,而长时间的消息都证明,以儿邓这个人并不可靠,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不过这次,朱由校不打算出兵,一道圣旨过去,让蒙古人自己打就行了。
只要最后把翁牛特的地盘封给他们,打起来,这群人就会卖力得很。
而朱由校让山西副总兵张万邦在大同边境集结军队的原因,自然是威慑察汉浩特的察哈尔部。
不过朱由校觉得林丹汗应该不敢动弹,毕竟察哈尔部上次败得不轻。
虽说本部势力没有遭受重创,但却对林丹巴图尔这个蒙古大汗的汗权影响不小。
听见各部聚集联军,在大明皇帝的号召下攻打泰宁卫的时候,林丹巴图尔其实是猜到朱由校的心思了的。
可是他不敢动,上次战败,已经让他这个大汗的权威一蹶不振,可敦娜木钟带着三万户远遁科尔沁以后,现存的蒙古大汗权柄成了草原上的笑话。
而察哈尔部这个所谓的蒙古第一强部,更成了只能欺负弱小的代名词。
如果察哈尔再经一败,他半生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光复成吉思汗的霸业,也只能是黄粱一梦。
林丹巴图尔空有心思,却不敢有丝毫动作,因为大明显然也不会干瞪眼看着。
联军这边刚出动,明军就已经开始向边境大举集结。
宣府的姜弼、大同的张万邦、固原的郭钦,各部明军都是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再次出关作战。
明军闹出的动静,同样令察哈尔人坐卧不安。
眼下左翼已经归附大明,一旦察哈尔这边有动静,大同军就可以经过左翼,直插察汉浩特。
领兵的是别人,林丹巴图尔胆子还会大一些,可是朱由校没有昏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