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到了第二天早上九点整,村道上的人明显多了,穿得齐齐整整,脸上喜气洋洋,呼朋唤友地往外而去。放下手里的筷子,麦希明道:“竟然邀请了这么多人,这些人都是那位寿星的亲戚吗?”

    林小麦给他倒了一杯热茶消食,说:“我也不清楚,我们这边几条村子听说都是明朝年间在西江上游逃荒来的,绕着北艮山和跃龙沟,乃至西江河沿岸开枝散叶繁衍至今,按理说多少有些沾亲带故的。”

    梁伯早早吃完了,正在捣鼓一堆包着红纸的礼物。麦希明说:“现在离昨天入瓮刚好二十个小时,是不是应该去取黄金脆瓜了?嗯……从三天压缩到二十四小时,应该还差四个小时来着。”

    指了指梁伯脚底下的几个透明玻璃器皿,林小麦说:“看样子,昨晚半夜就已经起了坛了。那会儿我们都在睡觉,爷爷自个儿去捣鼓好的。”

    麦希明一愣:“不是说悉数传给你的么?看来……爷爷还是留了一手啊。在没有标准化制式和充分保障的情况下,老传统这种留一手的思想情有可原。遗憾的是,好多好东西绝活儿就这么你留一手我留一手的,逐渐在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林小麦一时之间,竟是无言以对。讪讪地扭过脸,说:“反正……老板你只是想要尝味道。现在很快就可以尝到了,目的已经达到,不就行了吗?”

    热热闹闹,敲锣打鼓舞狮子,离龙石村酒堂还老远,主干道上就摆出了大红吹气拱门,上书“祝贺白三元老先生百岁大寿”一行大黄字,简单粗暴醒目。林小麦缠着梁伯,把自己和麦希明带到了后厨。梁伯让麦希明和小麦帮自己捧着玻璃翁,自己手里拎着一个小袋子,边走边说:“村子里摆酒,不兴去什么茶楼酒肆,都是在酒堂摆。请了大厨带了班底来做,主家出材料酒水,既保证真材实料,又确保火候刀工味道,不至于糟蹋了好东西。还能让村子里的亲戚朋友就近落脚……龙石村的酒堂已经翻修了好多次了,从光绪爷那会儿到现在,一直大格局没怎么变。现在是年中,还不算兴旺,到了年底婚嫁旺季,得提前一两个月排期哩!”

    进了厨房,传统的高墙大瓦显得房子格外通透,十来个白衣大厨忙而不乱。眼看离自己最近的一名厨师手脚利索地把一条大石斑起出鱼排来,大胆落刀细心摆盘。打荷师父在旁动作迅速地把垫底辟腥的葱丝姜丝均匀放在白瓷盆中,待得鱼排备齐层层叠叠十个碟子放进大蒸笼里,异常顺手地调好了厨房闹钟,准确定好时间。麦希明微微点头,道:“地方是老的,烹饪方式却现代。如今乡村大厨也这么高水平了么?”

    林小麦还在往前走,朝着他看的方向瞥了一眼,笑吟吟道:“老板,你刚才没听说么?这些也都是正经大厨,有执照有证的,当然有纹有路咯。我听老人家说,其实厨子这一行当在以前就有一门专门上门做宴席的,叫做‘行脚厨’。行脚厨不专门受雇某个酒楼,也不专门受雇某个人家当私厨,而是自立门户。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敢这么当门立户的行脚厨,往往还有几手绝活儿,或精切脍,或会炖煮,或专一会煲汤。哪家要设宴了,提前带了帖子前往商议,到了日子,行脚厨就带了徒儿挑了担子来了——他们的担子里,就是独家秘制的调料。概不外传,甚至还要等主家吃完了,他们的徒儿还会回收了泔水,拌上香灰,不教外人把师门绝活学了去。”

    麦希明说:“这又是为什么?我从前也看一些国内传出去的古文献,厨子和主人之间,也有推心置腹的。比如说著名的袁枚先生,他雇佣了一个叫王小余的私人厨师,二人一起研究,创作出许多私房菜来,袁先生也并未藏私,尽数记录在《随园食单》中,流传后世。”

    把手里的玻璃瓮交给迎上来的一名长得喜眉喜眼的大肚子中年厨师,林小麦捋了捋汗水打湿的头发,说:“老板,我也很希望可以多一点袁枚和王小余这样的美谈呢……”

    她对面的师父举重若轻般,把一尺多高的玻璃瓮放到水泥灶台上,俯身细细审视一遍,赞道:“汁水晶莹皮色似金,生津止渴开胃消滞……特别是小孩子这个季节,湿毒积食,又不好胡乱用药的时候,炒一道紫苏小脆瓜,又香又开胃。自从几年前吃过一次之后,惦记到现在,他说不做了之后,我可惜了好久……”

    跟在大肚子厨师后面,麦希明把自己手里用麻绳网兜穿着的两瓮也一左一右放了上来,不知道是谁传出了消息,说是梁伯出山了,昨儿用的40年极老盐赶急做的黄金脆瓜送来。开瓮之时,周围人都围拢了过来。梁伯亲自净手开封,一股极清的酸香味在烟火缭绕的厨房里传出来,清晰可辨。

    趁着前排地利之便,麦希明拿出手机拍摄成品照片,连连点头:“没想到短短二十小时,就能做出如此完美的黄金脆瓜。只可惜错过了出水的时刻,没能准确掌握时间……”

    林小麦扯了扯他,说:“老板,难得来一次盆菜宴,要不要参观一遍后厨?虽说鲍鱼必须提前72小时炖好,花胶也需要炖上一天两夜,烧鸭烤制时间倒是不长,个把小时就够了,想要达到皮光肉紧,前头的腌渍晾皮功夫,又不能马虎省略,怎么也得腌三晾五,才成了个样子……这些预备功夫,是来不及详细全程跟随了,只看个收尾归总功夫,也算是此行的意外收获?”

    眼看着蒸鱼师父已掀开大蒸笼,白茫茫的水蒸气夹杂着鱼肉鲜香蒸腾冲上,麦希明说:“嗯,按照你这么说,其实所谓的盆菜,就是把所有熟成的食物层层叠叠堆在一起?味道上是如何做到和谐统一?”

    烟火缭绕,人声鼎沸,酒堂外面宾客们已陆续来到,高朋满座,有人打牌有人打游戏,热闹非凡。麦希明看了一眼两个老人带着三名子女,背后拖着由矮到高五个小孩鱼贯而入,跟童颜鹤发精神矍铄的寿星公笑着打招呼的一个大家庭,忽然自己就找到答案:“好热闹的场景……在国外,也只有在唐人街春节或者犹太人安息日才能见到这样拖家带口的大家庭。我这些日子来,也见识了不少意头菜、形意菜……或者,盆菜也有其中一种意义?”

    林小麦一拍手:“老板好聪明……盆菜按照档次高低不等,最少八道,最多十八道菜,除了汤和伴碟,一桌俱全。图的就是个团圆美满,兄弟姐妹一条心。当然……味道很重要。盆菜堆叠不是乱来的,讲究先素后荤,先平后贵,就用今天的来说吧,总共十六道菜,最底下是‘四方来贺’:焖煮好的支竹、萝卜、西兰花、十字花菇;中间层是‘五岳朝天’:发财就手、发起猪皮、门鳝干、脆炸虾球、鱿花;第三层是‘大四喜’:溏心鲍鱼、葱烧海参、红烧裙翅、东海黄鱼肚;最后一层是‘大三元’:白切鸡、清蒸石斑、明炉烧鸭,一共分四层,应合四季福寿绵绵不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