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来到淮西后,王继先似乎找到了他人生的真正价值,比起作为皇帝的宠臣而享尽荣华,不受限制的医学研究更令他沉迷。而赵旉不但支持其著书立说,而且在各方面尽量满足他的需要,尤其是赵旉的一些奇思妙想更是常常令其茅塞顿开,但王继先并不知道这些都是源于赵旉前世掌握的现代医学知识。
然而,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要想证明某个想法是否正确,很多时候不得不触犯一些伦理禁忌,最常见的就是尸体解剖。但在中国古代,连为女性看病都常常为了恪守礼法而不得不搞出“悬丝诊脉”之类的把戏,更不要说对尸体不敬了,即使是仵作为了查案而验尸也会遇到极大的阻碍,何况只是为了研究?
这不是有权就能解决的,还需要有敢于身败名裂的勇气,王继先虽然风评不佳,却并不缺乏为医学付出一切的勇气,可是他又从哪儿去搞尸体呢?赵构身为大宋皇帝,自然有这个能力,可他纵然再怎么宠爱王继先,也不可能为他冒天下之大不韪。
但是赵构给不了王继先的,他儿子却能给出,自王继先表露出心中的无奈后,赵旉便一直设法为其搜集实验材料,有他前世实验中所用的动物,也有无人埋葬的死尸,所以王继先便安心在淮西待了下来。
然而,死尸和动物解剖固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并不能解开所有的疑惑,王继先的目光渐渐移到了活人身上。由于连续触犯禁忌,王继先的胆子越来越大,他居然对赵旉说“为了可以救千万人,牺牲几条性命是值得的。”。
发现王继先已经日益偏执后,赵旉对其开始产生警惕之心,并派信得过的人暗中监视,以防其真的干出伤天害理之事来。毕竟赵旉前世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对人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已经深入骨髓,纵然王继先的话不无道理,他也绝对狠不下心来。
可是,现在这几百名“铁浮屠”本就百死不能赎其罪,赵旉便毫不犹豫地将他们交给了王继先,就当是让他们有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有了这些“活体材料”,王继先的医学研究获得了超出赵旉想象的进展,其中包括“人是用脑思考,而不是心”这一论点的证明。
在相关实验中,王继先以针刺麻醉法减轻受试者的痛苦,然后将其胸腔剖开,以极快的速度用他自制的血管钳将几根大血管夹住,以防其因失血过多马上死去,这时他再以此前靠动物实验练出的娴熟手法将心脏取下,受试者却足足骂了十句以上才合上了双眼。
而在对照实验中,被砍去脑袋的十人没有一个能画出哪怕是最简单的圆形,两相对比,“人是用脑子来思考”这一结论已经确凿无疑。其后王继先又以上百条人命为代价,研究出了大脑、小脑、脑干这几个部分各自的功能,并总结出了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令失传已久的体内手术(中医的体外手术早已成熟,比如宫刑)在华佗过世九百多年后在中国的土地上再现。而消毒、麻醉、拆线等方法的归纳总结,令王继先自创的体内手术方法很快传播了开来,挽救了无数病患的生命
其中尤以剖腹产手术的影响最大,它令对母婴危害极大的难产不再那么可怕,而大宋妇女的平均寿命更是一下子增加了五六岁之多。这一手术倒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首次尝试的,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村夫来说,妻子和儿女的性命,远比那些什么伦理道德重要得多
十多年后,王继先纵有赵构父子的暗中保护,也终究没能顶住铺天盖地的谴责之声而自尽身亡,但这位“杀人神医”开创的体内手术方法却像商鞅变法一样被后人继承了下来,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而在遗书中,这位生前没有主动(他治病是为了试验新方法、谋取好处,见死不救是常有的事。)做过一件好事的大夫,却一反常态地将所有罪过揽在自己身上,而将一切可能牵连到赵旉的证据全部毁灭,令赵旉的反对者们欲哭无泪。
“想不到这厮竟将我当成了知己”,当时已经权倾天下的赵旉知道此事后沉默了许久、许久
其实,赵旉也曾经利用王继先的实验中心进行过很多疫苗的最后试验,但由于证据都被王继先销毁,知情人又对赵旉敬若神明,此事的真相本该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谁都没有想到,赵旉后来竟然在临死前将此事大白于天下,围绕在王继先这位“杀人神医”身上的谜团才终于解开,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自从确定攻掠山东的计划后,赵旉便打算让王彦暂时别去抗金义军实力最强的河北,而是先去山东练练手。因为虽然赵旉将前世记忆中不少游击战和根据地建设的思路告诉了王彦,但那毕竟只是思路,而王彦这一次的任务与其当年纵横北方时的做法又有很大区别,如果是在河北那块“飞地”,一旦失败便无法挽回了。
而若将地点改到山东,情况则大大不同,首先,山东丘陵密布,境内也有不少高山,具备建立山地根据地的先决条件,若论对骑兵的限制还要胜过河北一筹;其次,在卫军对山东的攻掠行动中,伪齐政权对当地的统治将受到严重动摇,而分到田地的贫民又为王彦建立义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成功的可能自然大大增加;最后,若是义军在河北陷入危机,卫军即使想要“围魏救赵”也很可能“鞭长莫及”,而山东近在眼前,救援的难度自然大大降低,实在不行的话王彦甚至可以率军撤回淮南,尽管这样会令赵旉很失望
而赵旉很快又意识到在山东建立敌后根据地将对战略态势产生极其有利于大宋的影响。以王彦之能,仅靠山东本地的伪军是奈何不了他的,那么金人就必须派出援军。如果援军不多,则卫军可以挥戈北上,以运动战将其歼灭,削弱金国的实力。
然而,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要想证明某个想法是否正确,很多时候不得不触犯一些伦理禁忌,最常见的就是尸体解剖。但在中国古代,连为女性看病都常常为了恪守礼法而不得不搞出“悬丝诊脉”之类的把戏,更不要说对尸体不敬了,即使是仵作为了查案而验尸也会遇到极大的阻碍,何况只是为了研究?
这不是有权就能解决的,还需要有敢于身败名裂的勇气,王继先虽然风评不佳,却并不缺乏为医学付出一切的勇气,可是他又从哪儿去搞尸体呢?赵构身为大宋皇帝,自然有这个能力,可他纵然再怎么宠爱王继先,也不可能为他冒天下之大不韪。
但是赵构给不了王继先的,他儿子却能给出,自王继先表露出心中的无奈后,赵旉便一直设法为其搜集实验材料,有他前世实验中所用的动物,也有无人埋葬的死尸,所以王继先便安心在淮西待了下来。
然而,死尸和动物解剖固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并不能解开所有的疑惑,王继先的目光渐渐移到了活人身上。由于连续触犯禁忌,王继先的胆子越来越大,他居然对赵旉说“为了可以救千万人,牺牲几条性命是值得的。”。
发现王继先已经日益偏执后,赵旉对其开始产生警惕之心,并派信得过的人暗中监视,以防其真的干出伤天害理之事来。毕竟赵旉前世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对人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已经深入骨髓,纵然王继先的话不无道理,他也绝对狠不下心来。
可是,现在这几百名“铁浮屠”本就百死不能赎其罪,赵旉便毫不犹豫地将他们交给了王继先,就当是让他们有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有了这些“活体材料”,王继先的医学研究获得了超出赵旉想象的进展,其中包括“人是用脑思考,而不是心”这一论点的证明。
在相关实验中,王继先以针刺麻醉法减轻受试者的痛苦,然后将其胸腔剖开,以极快的速度用他自制的血管钳将几根大血管夹住,以防其因失血过多马上死去,这时他再以此前靠动物实验练出的娴熟手法将心脏取下,受试者却足足骂了十句以上才合上了双眼。
而在对照实验中,被砍去脑袋的十人没有一个能画出哪怕是最简单的圆形,两相对比,“人是用脑子来思考”这一结论已经确凿无疑。其后王继先又以上百条人命为代价,研究出了大脑、小脑、脑干这几个部分各自的功能,并总结出了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令失传已久的体内手术(中医的体外手术早已成熟,比如宫刑)在华佗过世九百多年后在中国的土地上再现。而消毒、麻醉、拆线等方法的归纳总结,令王继先自创的体内手术方法很快传播了开来,挽救了无数病患的生命
其中尤以剖腹产手术的影响最大,它令对母婴危害极大的难产不再那么可怕,而大宋妇女的平均寿命更是一下子增加了五六岁之多。这一手术倒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首次尝试的,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村夫来说,妻子和儿女的性命,远比那些什么伦理道德重要得多
十多年后,王继先纵有赵构父子的暗中保护,也终究没能顶住铺天盖地的谴责之声而自尽身亡,但这位“杀人神医”开创的体内手术方法却像商鞅变法一样被后人继承了下来,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而在遗书中,这位生前没有主动(他治病是为了试验新方法、谋取好处,见死不救是常有的事。)做过一件好事的大夫,却一反常态地将所有罪过揽在自己身上,而将一切可能牵连到赵旉的证据全部毁灭,令赵旉的反对者们欲哭无泪。
“想不到这厮竟将我当成了知己”,当时已经权倾天下的赵旉知道此事后沉默了许久、许久
其实,赵旉也曾经利用王继先的实验中心进行过很多疫苗的最后试验,但由于证据都被王继先销毁,知情人又对赵旉敬若神明,此事的真相本该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谁都没有想到,赵旉后来竟然在临死前将此事大白于天下,围绕在王继先这位“杀人神医”身上的谜团才终于解开,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自从确定攻掠山东的计划后,赵旉便打算让王彦暂时别去抗金义军实力最强的河北,而是先去山东练练手。因为虽然赵旉将前世记忆中不少游击战和根据地建设的思路告诉了王彦,但那毕竟只是思路,而王彦这一次的任务与其当年纵横北方时的做法又有很大区别,如果是在河北那块“飞地”,一旦失败便无法挽回了。
而若将地点改到山东,情况则大大不同,首先,山东丘陵密布,境内也有不少高山,具备建立山地根据地的先决条件,若论对骑兵的限制还要胜过河北一筹;其次,在卫军对山东的攻掠行动中,伪齐政权对当地的统治将受到严重动摇,而分到田地的贫民又为王彦建立义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成功的可能自然大大增加;最后,若是义军在河北陷入危机,卫军即使想要“围魏救赵”也很可能“鞭长莫及”,而山东近在眼前,救援的难度自然大大降低,实在不行的话王彦甚至可以率军撤回淮南,尽管这样会令赵旉很失望
而赵旉很快又意识到在山东建立敌后根据地将对战略态势产生极其有利于大宋的影响。以王彦之能,仅靠山东本地的伪军是奈何不了他的,那么金人就必须派出援军。如果援军不多,则卫军可以挥戈北上,以运动战将其歼灭,削弱金国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