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友谊商店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34号供应部”,1956年6月1日正式开业,是北京食品供应处的对外名称,当时它的营业地点还在王府井东华门大街,门口只标示着“三十四号供应部”几个字。

    一直到1964年,把为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提供商品的职能分离出来,才成立了友谊商店。这是当时国内第一家专门为常驻外宾、来华旅游团队提供服务的大型涉外商店。

    1972年友谊商店觅址重建,在建国门外大街北侧新建了商店,并于当年的国庆节开业。当时的经营宗旨是做到商品丰富,能够显示出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大好形势,大体上做到外地有的商品,外宾在北京基本上也能买到。

    故友谊商店成了京城一处充满神秘色彩的购物场所。开业之初,食品部出售的商品都是国产优质品,慢慢地,一些国外的食品烟酒等等,也进入了它的柜台。

    当时友谊商店卖的都是像好时巧克力、人头马洋酒、万宝路香烟、瑞士手表等,国内市场上尚未出现的进口货,还有茅台酒、丝绸等国内名贵商品,彩电、电冰箱等紧缺商品,在这里也可以找到。

    在那个物质紧缺的年代,能够到友谊商店买东西的除了外国人以外就是一些海员、侨眷能出入其间,所需货币也非外汇券莫属。

    友谊商店凭护照出入,中国的普通百姓只能在门口好奇地驻足张望。商店里有各种肤色、不同面孔的购物者,穿着得体、烫着卷发的时髦女郎,夹着公文包、皮鞋锃亮的男士,他们拎着大包小包,走出友谊商店成了一景。

    后来,一些门路广的、头脑灵活的率先开始倒腾外汇券。而为了淘换到外汇券,更是想尽各种办法,有托人从国外带的,有去学校和留学生兑换的,还有从黄牛手上倒来的。

    在80年代初期,钱包里装着外汇券,呼朋唤友去逛友谊商店,是很牛掰的,就是不买东西也觉得是一种视觉享受,都特别兴奋,脸上也倍儿有面儿。

    李向东一进友谊商店,就被花花绿绿、琳琅满目的商品晃花了眼,宽广的营业厅,整洁时尚的柜台,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到处都透露出新奇,李向东顿时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

    “一凡,我进了这里,怎么就有一种农民进城的感觉。顾客和营业员都说的是外语,货架上陈列的商品,上面也大都是英文。我是看不懂也听不懂,感觉自己像个傻瓜。”李向东郁闷的说道。

    “东哥,这没什么,知道差距就行,这样你就更有动力了,只要一直努力向前,总有一天他们都会被你远远的甩在身后。”李一凡漫不经心的说着,同时还不住的四处张望,好像再找什么人。

    过了一会儿,李一凡好像发现了目标,就扭头和李向东说道,“东哥,你自己先在商店里逛逛,我办点事,一会儿回来找你。”说罢就向右前方走去。

    李向东看见李一凡走到一个金发的姑娘身边,不知道和她说了些什么,两个人就结伴出了友谊商店。这一幕把李向东惊了个目瞪口呆。

    心里暗念,这一凡也太厉害了吧!你说在漠北忽悠个小姑娘,这李向东信,知道李一凡挺有魅力的,长得也帅。但是在首都没有几分钟就把一个外国姑娘忽悠走了,怎么想都不科学。

    李向东本来在友谊商店,心里就有点小挫败,没想到又被李一凡来了个落井下石,伤上加伤。

    就这样,李向东在友谊商店漫无目的的闲逛,双目无神,眼睛也不聚焦,一边逛一边嘴里还碎碎的念叨着。

    等李一凡回到友谊商店,找到李向东时,眼前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