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他们都是把通用在本国生产的汽车,换个外壳,换个车标销售。

    但是美式大车在欧洲并不适应,欧洲人低调,并且道路狭窄。不是有钱人,一辆大车开起来不方便,停起来不方便,谁愿意买啊。

    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石油危机的爆发,欧洲人对美式肌肉车的油耗更加不满意,欧宝的销量逐年下滑。

    连阿美尼亚本土的汽车市场,欧洲车,东瀛车逐年增加销量,他们在海外的市场更是萎缩的厉害。

    这个时候,欧宝不得不变,当然,他们在未来也变成功了。

    霍夫曼投行跟通用的谈价还在继续,约纳斯把谈判任务交给了乌尔苏拉的助理科尼格,自己有去了一趟瑞典。

    八十年代,沃尔沃的发展还算平稳,不过由于生产线单调,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也不强。

    这个时候,他们在货车和性能车之外,大力丰富生产线,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也给自身增加了许多负担。

    约纳斯对沃尔沃也有一点兴趣,但是兴趣却不算大。

    北欧一直游离于欧洲之外,他们有丰富的物产,人口却不多,相比欧洲大部分国家,他们的日子更好过。

    这养成了他们骄傲却又怯懦的心态,更喜欢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沃尔沃的车其实还是不错的,特别是货车发动机,经常跑几十万公里不用大修。

    但是欧洲人对他们的车兴趣却不大,跟沃尔沃相比,大部分欧洲人宁愿选择斯太尔,an,奔驰货车。

    至于轿车,一直到后世,从来没有成为主流过。

    约纳斯跟沃尔沃的联系,与其说他是想要买沃尔沃,不过是给通用施加压力。

    但是,瑞典方面却对约纳斯非常热情,沃尔沃集团更是愿意跟约纳斯就沃尔沃汽车公司的整体转让,进行深入谈判。

    沃尔沃集团是瑞典两大军火集团之一,除了坦克,火炮,他们还生产卡车、客车、建筑设备、游艇及工业用发动机。

    跟英国的维克斯集团一样,他们现在被汽车产业的洗牌搞的有点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