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便转移了话题:“今日报纸上说了,日后允许女子参加科举,本来朕以为会很麻烦呢,结果倒是没什么特殊的反响。”

    实际上武则天都已经做好了会有人上奏,甚至是多少人联名请奏之类的事情了,没想到居然挺平静的。

    李月辰对此表示正常:“如今连皇帝都能是女子,朝堂上多几个女子又如何?不如说,实际上大多数平民百姓根本不关心这些事情。”

    相比于政治新闻,不识字的老百姓平日里去茶楼酒肆听新闻报纸,更多注意力都放在八卦板块上。

    对于他们俩说,女子能不能入朝为官,还不如城东头王寡妇家里丢了两头猪有讨论度。

    后面的上官婉儿开口道:“陛下,实际上文人之间倒是讨论了一些,不过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哦?想来是被某些人给压下去了吧?”武则天笑道。

    “不压也无所谓,如此一来,他们将来家中若是生了闺女,也能好好培养不是?这道理,他们都能看得懂的。”李月辰摆了摆手,“要说那些极力反对的几个,属于恐女症中毒了,不必管他们。”

    女子科举,从头到尾都保持反对意见不是没有,但还真的不多。

    这要得益于这个特殊的时代,一来,如今的皇帝是女人,女子的社会地位本来就很高。

    二来,如今北方这边很多习俗还是隋朝时期留下来的,而隋朝风俗又是根据北魏发展而来。

    在隋朝时期,家里管钱的,负责做生意的,和客户打交道的,基本上都是女子。

    甚至在衙门里都挤满了打官司和为家里孩子忙着找工作打点关系的女人,北方地区很多家庭都是女主外男主内的。

    哪怕到了唐朝,女子在家中地位也不低,不想嫁人可以不嫁,将来也可以分遗产,跟儿子的待遇不会差太多。

    这也是为什么从隋朝到唐初都有不少出名的妻管严大臣,这跟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所以这次允许女子参加科举的政策一出,虽然说反对的人确实也有,但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也就零散几个而已。

    毕竟从北魏到现在几百年的铺垫了,再加上女人甚至都当了皇帝……如今公认的战神依然是个女人,这种环境下,突然说要让女人入朝为官……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现在好几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里,想不接受都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