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扶苏心性良善,信人奋事,又符合儒家对贤王圣王的评价标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大秦承周礼,依据周礼,必定是嫡长子继承皇位。

    始皇帝的后宫没有皇后,所谓嫡子自然也无处去寻,但扶苏却是长子!

    有嫡则立嫡长,无嫡则立子长。

    在儒家看来,扶苏几乎就是钦定的太子人选,可笑蒙毅李恪自诩天才,居然将这了不得的拥立之功生生给忘却了。

    这是儒家显秦最好的机会!

    儒家八脉难得一心,整个儒家众志成城,他们誓要攫取拥立之功,让扶苏从此摒弃法墨,倒向儒家!

    现在,就只差扶苏的默许了……

    孙叔通盯着扶苏,全神贯注,只要扶苏一张口,他就要以大义之言堵其言论,把这份默许做到实处。这样或许会暂时令扶苏不快,但只要把扶苏捧上高位,这一切的不快都将变成对儒家的感激和谢意。

    此乃人之常情。

    现在有多不快,以后便有多感激。所以孙叔通不仅不惧怕在此招惹扶苏,甚至希望扶苏能多张几次口,如此他才能有机会多厉喝几次,让扶苏更深切地感受到儒家的拳拳之心。

    张口啊……张口啊……

    扶苏脸色铁青,嘴唇紧抿,可孙叔通的耳朵里分明听到几声调笑。

    他皱了皱眉:“殿下,您可曾想明白了?”

    “博士,诸位对扶苏偏爱,扶苏谢过,只是立储之言……”

    “殿下!”孙叔通像打了鸡血似昂起头,刚想驳斥,屋子外,那声冷笑又响起了。

    “嘁!殿下,儒生有死谏之意,你却在此推三阻四,这可不是君子之道。”

    紧闭的房门随着话声被蒙冲推开,李恪搀扶着辛凌进来,笑意盈盈,满脸都是讥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