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作为百战老兵,都有如此心态,更别说近两年入伍的新兵,心中更是惴惴。

    之前,有赖于徐州军孤军北渡、在河北折腾,河南战事进展得很顺利,负隅顽抗的河南齐军,因为梁州被围、后路即将被断,不得不从前线后撤。

    却被官军围在许昌附近。

    眼见着河南齐军主力覆灭在即,河北那边,徐州军似乎情况不妙了。

    将士们听说,徐州军在齐国境内打了不少恶战,击退大量敌军的同时,自己也渐渐身陷重围。

    徐州军仿佛捅了蜂窝的顽童,被疯狂报复的蜂群围攻,想撤,已经撤不回来了。

    所以,朝廷派出援军,由濮阳津渡河北上,接应徐州军南撤。

    渡河倒没问题,因为河面已经被冻住,车马走在上面,如履平地。

    但是,抵达黄河北岸后,他们这支以步兵为主的援军,就要在风雪大作的旷野里,面对无穷无尽的齐军骑兵。

    他们不敢想象,孤军深入的徐州军是如何在河北坚持了这么久,反正自己是没有信心扛住敌人优势兵力的不断围攻。

    即便此次出击,大将军特地安排了精锐带队,并且配备了大量四轮车,让援军以车阵作战作为主要作战方式,兵卒们依旧没有信心。

    敌人不止齐军,还有恶劣的天气,以及孤军深入、随时被断后路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各种负面情绪积聚在将士们心中,使得援军士气不振。

    正当兵卒们随着车辆摇摆、昏昏欲睡之际,忽然,前方传来号角声,声音急促。

    似乎是前军外围游走的骑兵,发现敌人来袭,于是吹号角示警。

    号角声惊动了打瞌睡的兵卒们,他们紧张起来,靠在车厢壁上,掀起车窗窗帘向外看。

    刺骨的寒风经由窗帘冲入车厢内,让车内的人们打起寒颤,但外面风雪太大,他们什么都看不见。

    只知道前军已经进入北岸,看来,敌军要来个“半渡而击”,于是心中满是疑问:

    敌人数量多么?骑兵多么?是闻讯赶来,还是早就埋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