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大顺自有国情在此的情况,不只是在南洋表现出和之前的巨大差异,更是在锡兰印度这边表现得与众不同。

    锡兰不属于南洋的范畴,也不是南洋贸易公司可以直接干预贸易的地方。

    锡兰的宝石、肉桂、槟榔,实则算是皇帝的小金库。

    大顺皇帝不算贸易公司的股份,还有两个小金库。

    一个是高级的官窑瓷。

    这些高级瓷,由外国的高级贵族提供图样,由实则是皇家垄断的官窑生产。

    这里的高级贵族,指的不是那些中世纪就有的名门望族,如今是谁有钱谁高级。

    这些专门外销的高级官窑瓷,为皇帝带来的不菲的收入。

    西洋贸易公司也不可能去问皇帝收运费,实则皇帝就是白赚了这其中的差价。

    再一个,就是锡兰了。

    南洋的香料比较杂,商品比较乱。而锡兰,既是大顺前出印度的基地,也因为其出产的商品比较单一,而且还有一个“正统”的朝贡国。

    大顺的传统藩属国理念,使得大顺和僧伽罗人的康提王国的关系,远胜于荷兰人与他们的关系。

    康提的国王作为一个南印度来的外来户,可以想象,本地贵族的权势有多大。

    国王选择振兴佛法,拉拢佛教僧侣,以教权压制贵族势力。

    大顺这个非基督文明且和佛教关系还不错的国家的出现,以及大顺朝贡国体系内的“礼法”问题,使得僧伽罗国王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外援。

    大顺朝贡国体系内的礼法问题,是“天下”这个概念延伸。天下,说白了,就是说大顺的道德观,在“天下”这个范围内,是普适的。出了天下未必管用,但天下之内肯定要管用。

    贵族分权国王?这在大顺天下内的道理观里,肯定是不对的。

    于是,一个要出于对天下概念的维护、一个正好需要一个强力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