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这件事因为牵扯到了一位国公府千金,还被官府的人重视了起来,出入了好几趟贾府取证,搞得贾府上下无人不知,不可避免地议论起了“惨死”的二姑娘——迎春之前没能得到的所有关注,这回彻彻底底汇聚到了一起。

    听说,孙家活着的下人都被官卖了;听说,贾家给她立了衣冠冢;听说,贾家大老爷命令贾琏把她和孙绍祖办了合离,免得贾家被恶贯满盈的孙绍祖拖累了名声;听说,宝玉和姐妹们都给她上香拜祭,还给她做了悼亡诗;听说,贾母哭晕了过去,听说……

    迎春听着听着,忍不住笑出了声,笑着笑着,眼泪爬满了面庞。

    自此,便是真正的恩断义绝。

    ……

    城郊一座普普通通的山,山上一座普普通通的道观,道观里三两女冠,深居简出,山下将近百亩的良田和莲塘,都是道观的财产,无需纳税,租给了山下的村民耕种,每年不过收个三成租子和少许莲藕意思意思。

    道观里那位几乎不露面的观主,自成为主持那天起,便辟了一间偏殿,日常教授着山下孩子们读书识字,不管男女,只要愿意来读,都一视同仁,且教的不是什么道经术理,而是正经的四书五经,策论文章。

    不过几年功夫,便有孩子考上了童生,陆陆续续,后来的十几年间,考出了一名进士,一名举人,还有四五个秀才,成绩斐然。

    渐渐的,这无名道观声名鹊起,虽是道观,却于士林中积下了累累声望,代代流传了下去。

    山下的村民有感道观的坤道长们的恩德,不消人开口,便把护卫道观安危的责任担在身上,平常看见生人靠近,都会忙不迭通知观里的道姑。

    ——林黛玉已经在观里为父母祈福数年,说是祈福,其实已是代发修行了,本就是世外仙姝,如今不过是回归本心罢了。

    自那年遇见白锦后,林黛玉仿佛从混沌中清醒过来,不顾贾母等人的反对,执意要去观中为父母守孝祈福,为此,几乎和贾府撕破了脸,最后只带走了紫鹃和雪雁,而后长居观中,再也没有回去贾府。

    白锦始终不曾和林黛玉相见相认,直到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那日,那毕竟是林黛玉的死劫,她便去了林黛玉栖身的道观,然后发现,林黛玉给除了她以外的所有林家人,都立了灵牌。

    这个曾经敏感多思的聪明姑娘,通身的清高孤傲,都已融化成一片平和淡漠的气质,对她的到来,不惊喜,对宝玉的姻缘,不痛苦,很显然,她已经比入道多年的白锦更加超脱。

    “爹爹肯定想不到,我们俩都走上了这条路。”

    “灵玉,对不起。”

    她的母亲虽然不是直接伤害灵玉的人,但下手的人是她母亲的心腹,受的也不是母亲的命令,而是贾府老太太的命令,为了让林家只留下拥有贾氏血脉的她,多么可笑,多么荒谬!

    偌大的林家,五世列候,因为贾家而从此断绝,让她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