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辞两不许。

    最后,再次请辞。

    三辞。

    这下,李治终于扭捏着假装无奈的点头同意了,一声叹息。

    金殿上,百官还处于震惊之中。

    他们到现在都还没明白,怎么来了这么一出。

    唯有后面的李逍,惊了一会后,这会已经唏嘘着长孙无忌的果决。

    昨天自己只是提醒了长孙几句,长孙马上就已经想明了其间的厉害关系,与其等着皇帝把他们如老狗一样赶出朝堂,还不如主动离开。

    李治几声挽留之后,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三位元老终于光荣退休了。

    长孙无忌不但辞去了同中书门下三品、侍中职,还辞去了扬州大都督职。

    李治心情非常高兴,他想不到长孙无忌转变这么快,之前亲自上府又送钱又说好话的,长孙无忌都不肯退。

    高兴之余,李治便忘记了昨天答应武氏要对长孙无忌先贬后杀了。既然长孙主动退了,那就没必要动手了。

    念叨着长孙无忌的扶保之功,李治便当即下旨,拜太师长孙无忌为河南府尹、东都留守,令镇守东都洛阳,增赵国公实食邑三百户,并前食实封共一千六百户。

    拜于志宁为太原府尹、北都留守,加太子太师,进封燕国公,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

    又以韩瑗为太子太傅,进颍川郡公,增食邑三百,通前共实食封八百户。

    老臣识趣,李治也大方了一把。

    每人赏了三百户实封食邑,还各给了几个荣衔。

    太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这些衔虽尊,但毕竟不过是荣衔,不视事无实际职权。而河南尹、洛阳留守和太原尹、北都留守,其实也是遥领,并不用他们去实际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