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琅经略岭南,兼节度南中,一人统领岭南三广之外,又增管云南黔中二道,这在大唐臣子中,绝对称的上是独一无二的,起码贞观以来,还没有哪个臣子能够一人独揽五道军政大权。
不过这道诏令能够这么顺利的正式通过中书门下相公们的同意,关键还在于南中地区其实一直都还没进入正轨。
以前说岭南蛮荒,南中地区才更是化外之地。
云南有爨氏掌控四百年,而黔中由于地处高原,山河险要,缺少大的平原盆地,更加使的势力众多。
自秦汉以来,中原朝廷对黔中地区的开发,也仅集中在所设立的那几个州县治所附近和交通要道所经的平地。
大量的山区,被朝廷称为溪洞。
这些溪洞地区,也正是豪族大姓的天下。
就跟云南有爨孟等八大姓一样,黔中也有许多大姓,这些也多数是南下汉人数代经营之后建立起的庞大宗族势力。
比如说田氏,汉代以来就长期控制着辰、黔、思等乌江北部之地。
而同样是自汉代时起的牂柯谢氏,则数百年来都控制着黔中南地区。
这些豪族大姓跟爨氏其实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实力还没爨氏强。
“当初我随张公在史万岁麾下效力,征讨爨氏时,黔安首领田罗驹便阻清江、乱夷陵,致诸郡民夷多应。而谢氏从不服中国,拥胜兵数万,赵氏也拥胜兵两万人。”
贾务本毕竟是在南中地区打过仗的人,虽然那还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贞观以来,朝廷对黔中也算是开始纳入统治,武德初是笼络,统统授封那些豪强首领为羁縻刺史,贞观则开始因地制宜,采取了更灵活多样的策略。例如,在旧有州县治所之间的隙地,主要以设置直属州县的方式,把溪洞纳入州县体系,并以编户制度管理蛮夷,在远离州县的地方,则通过招纳土酋授职守令和朝见制度等方式,对其进行管理。”
秦琅点头,其实贞观以来对黔中的政策变化,那都是秦琅主导的,他自己当然相当清楚这些背景的。
不过这个政策也就这几年的事情,在黔中推行还不怎么顺利。
就比五溪地区为例,五溪算是黔中开发较早的地区了,但活动在州县间的五溪蛮常常凭峙山险而扰乱地方。在南朝时期,五溪十洞就一直是个祸患。
面对这种情况,当初秦琅建议,众建以少其力。
不过这道诏令能够这么顺利的正式通过中书门下相公们的同意,关键还在于南中地区其实一直都还没进入正轨。
以前说岭南蛮荒,南中地区才更是化外之地。
云南有爨氏掌控四百年,而黔中由于地处高原,山河险要,缺少大的平原盆地,更加使的势力众多。
自秦汉以来,中原朝廷对黔中地区的开发,也仅集中在所设立的那几个州县治所附近和交通要道所经的平地。
大量的山区,被朝廷称为溪洞。
这些溪洞地区,也正是豪族大姓的天下。
就跟云南有爨孟等八大姓一样,黔中也有许多大姓,这些也多数是南下汉人数代经营之后建立起的庞大宗族势力。
比如说田氏,汉代以来就长期控制着辰、黔、思等乌江北部之地。
而同样是自汉代时起的牂柯谢氏,则数百年来都控制着黔中南地区。
这些豪族大姓跟爨氏其实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实力还没爨氏强。
“当初我随张公在史万岁麾下效力,征讨爨氏时,黔安首领田罗驹便阻清江、乱夷陵,致诸郡民夷多应。而谢氏从不服中国,拥胜兵数万,赵氏也拥胜兵两万人。”
贾务本毕竟是在南中地区打过仗的人,虽然那还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贞观以来,朝廷对黔中也算是开始纳入统治,武德初是笼络,统统授封那些豪强首领为羁縻刺史,贞观则开始因地制宜,采取了更灵活多样的策略。例如,在旧有州县治所之间的隙地,主要以设置直属州县的方式,把溪洞纳入州县体系,并以编户制度管理蛮夷,在远离州县的地方,则通过招纳土酋授职守令和朝见制度等方式,对其进行管理。”
秦琅点头,其实贞观以来对黔中的政策变化,那都是秦琅主导的,他自己当然相当清楚这些背景的。
不过这个政策也就这几年的事情,在黔中推行还不怎么顺利。
就比五溪地区为例,五溪算是黔中开发较早的地区了,但活动在州县间的五溪蛮常常凭峙山险而扰乱地方。在南朝时期,五溪十洞就一直是个祸患。
面对这种情况,当初秦琅建议,众建以少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