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如桂明白这个道理:“可,谁又愿意为我担保呢?学生才来国子监不久,就连授课先生也未曾见过几面。”

    先生翻出一个泛黄的簿子,问莫如桂;“我这里有挂名簿,可将你的名字暂且记入其中,若有人愿意带人上楼,便会翻阅此簿。”

    “那就劳烦先生了。”

    忙完这些,天色已黑。

    莫如桂只能放弃继续翻阅的心思,收拾东西会寝舍了。

    回到寝舍楼下,守门的大爷喊住莫如桂,将两样东西交给他。

    一个布包,一封信。

    莫如桂谢过昏昏欲睡的大爷,就着豆大的灯烛摸黑回寝舍。

    趁着打更人未至,尚未吆喝着灭火烛,莫如桂在回到寝舍后,匆匆把自己收拾一下,洗把脸,也不管手上湿漉漉的,直接打开布包。

    这是,月燕的东西?

    在打开外面的一层粗布后,内里还有一个用油纸折叠起来的小纸包,上面画着一个小酒壶。

    打开一看,里边是一张折起来的纸,以及一个小瓷瓶。

    信中,月燕告知小瓷瓶中装着的药,以及其用处,并细细嘱咐春宴节上少饮酒,谨言慎行,莫当出头鸟等等。

    虽然信中的口吻称呼都刻意保持着疏离,可行里字间的熟捻,却是遮不住的。

    这段时间,莫如桂一直用忙碌,试图淡化突然察觉的懵懂感情。

    可月燕一来信,莫如桂马上就将之抛到九霄云外,美滋滋地捧着小瓷瓶,就连普通的花纹都能看出特别来。

    而另外一封信,就是莫如司的信。

    信中提到,大哥莫如龄,二哥莫如渊已经到了京城,建议聚一聚,正好在春宴节前,也可以相约着去京城有名的道观聚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