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洛阳。
在曹魏高官的簇拥下,曹丕在洛阳登基,继天子之位。
曹丕登基后,立甄氏为皇后,郭氏为贵嫔。山阳公刘协为庆贺曹丕登基,效仿娥皇女英之事,奉膝下二女入宫。
紧接着,尚书仆射陈群制九品官人法,上疏中央。在曹丕为了拉拢士族,顺势降诏同意。下诏天下,于郡内置中正,以平次人才之高下。
九品官人法,虽由陈群所创,但其根本思想,来自曹操执政的中后期以品位分高下的选官政策。
曹操选拔人才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曹操因人才缺乏之故,加之袁绍在河北,故多次下令求贤,不以品德分高下,吸引天下士人的投效。
尤其是迎奉汉帝刘协后,曹操在汉帝的加持下,中原士人蜂拥而至。由于是势力扩张期间,官职位置充足,不存在说故意打压士族。
及击败袁绍,曹操占据了冀、幽四州,进入中后期。曹操为了吸纳河北士人,故下令推广品才选士的政策,即由郡守兼任举贤职能,向曹操举荐人才。
这番选举人才制度与东汉推广的举孝廉从操作流程来看,并无多大区别。仅是人才的考核从尚书台,更改为曹操的霸府。
但曹操却参考了东汉民间评选人才的方式,以及孝廉制度的弊端,对选举、考核人才的内容做出变革。即将东汉时期‘参考状’,更改为‘品乡论’。
东汉参考状,即是对人的道德才能作出具体叙述,重德行而弱才能。
曹魏品乡论,弱考状而重乡党的评语。郡守根据乡人的评语,分为不同品阶人才,向中枢推举人才。
时天下初安,上任地方的郡守需依仗士族治民及收取地方百姓赋税,尤其是曹操为了安抚地方,故而郡守人选多由名士及乡贤出任。
因此曹魏所推行的九品官人法,实际上仅是对孝廉制度的补丁,而非作出大版本更替。故而产生的弊端影响,几乎与孝廉制相同。
这般评选制度下,太守贤德,则所举荐的人才多是贤能。且由于话语权在地方基层,随着时间推移,渐被地方士族所掌控。
这也是为什么,霍峻、鲁肃常言,如果他们归降曹操,以他们的地位,仅能从事郡中曹吏官职。若是运气好,资历能熬上去,他们则能累入州郡为官。指望能成为中枢大员,比肩中原大族,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如上所述,九品官人法的推行,实际上强化了地方士族的话语权。
至于曹操父子推行的九品中正制,为何能衍生出魏晋时期的门阀大族?
在曹魏高官的簇拥下,曹丕在洛阳登基,继天子之位。
曹丕登基后,立甄氏为皇后,郭氏为贵嫔。山阳公刘协为庆贺曹丕登基,效仿娥皇女英之事,奉膝下二女入宫。
紧接着,尚书仆射陈群制九品官人法,上疏中央。在曹丕为了拉拢士族,顺势降诏同意。下诏天下,于郡内置中正,以平次人才之高下。
九品官人法,虽由陈群所创,但其根本思想,来自曹操执政的中后期以品位分高下的选官政策。
曹操选拔人才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曹操因人才缺乏之故,加之袁绍在河北,故多次下令求贤,不以品德分高下,吸引天下士人的投效。
尤其是迎奉汉帝刘协后,曹操在汉帝的加持下,中原士人蜂拥而至。由于是势力扩张期间,官职位置充足,不存在说故意打压士族。
及击败袁绍,曹操占据了冀、幽四州,进入中后期。曹操为了吸纳河北士人,故下令推广品才选士的政策,即由郡守兼任举贤职能,向曹操举荐人才。
这番选举人才制度与东汉推广的举孝廉从操作流程来看,并无多大区别。仅是人才的考核从尚书台,更改为曹操的霸府。
但曹操却参考了东汉民间评选人才的方式,以及孝廉制度的弊端,对选举、考核人才的内容做出变革。即将东汉时期‘参考状’,更改为‘品乡论’。
东汉参考状,即是对人的道德才能作出具体叙述,重德行而弱才能。
曹魏品乡论,弱考状而重乡党的评语。郡守根据乡人的评语,分为不同品阶人才,向中枢推举人才。
时天下初安,上任地方的郡守需依仗士族治民及收取地方百姓赋税,尤其是曹操为了安抚地方,故而郡守人选多由名士及乡贤出任。
因此曹魏所推行的九品官人法,实际上仅是对孝廉制度的补丁,而非作出大版本更替。故而产生的弊端影响,几乎与孝廉制相同。
这般评选制度下,太守贤德,则所举荐的人才多是贤能。且由于话语权在地方基层,随着时间推移,渐被地方士族所掌控。
这也是为什么,霍峻、鲁肃常言,如果他们归降曹操,以他们的地位,仅能从事郡中曹吏官职。若是运气好,资历能熬上去,他们则能累入州郡为官。指望能成为中枢大员,比肩中原大族,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如上所述,九品官人法的推行,实际上强化了地方士族的话语权。
至于曹操父子推行的九品中正制,为何能衍生出魏晋时期的门阀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