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览奏大喜:“知多者而农也!”

    这些人中,朱由榔只对黄宗羲较有印象,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家,后世之人只要有点文化的,没有不知道的。

    至于李颙,朱由榔却是不知,不过,以王夫之的眼力,应该学问不差,只不过,不知道他治何学,在哪些方面有特长罢了。

    哈提斯和焦泥作为泰西人,应该在数学、天文学方面有所造诣。哈提斯还罢了,这焦泥是什么鬼?

    朱由榔一琢磨,明白了,不由哑然失笑。

    焦泥,应该是音译,john的意思,作为人名的话,应该译为“约翰”。

    这王夫之竟然叫人家焦泥!

    不管怎么说吧,这些人应该都是有用的人才,尤其黄宗羲,虽然他的思想比较先进,强调民权,限制君权,跟自己强化中央集权的思想不完一致,但相信他现在的思想主张还没有完形成,而且王夫之指定跟他谈过,也了解了他的思想主张,要是跟自己完背离,王夫之也不会荐到自己这里来。

    这样一位大儒到来,其号召力是毋庸置疑的,对吸引天下贤士来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黄宗羲应该年岁不小了,若是他愿意,就让他去帮阿兰,以他的文化功底,帮阿兰组建山地营并训练成军,应该不是难事。”朱由榔心道。

    ……

    然而,朱由榔心中念念不忘的大儒黄宗羲没有等来,等来的却是他被人劫走的消息。

    “被劫走了?又是风清俊所为?这个淫贼,他要干什么?”朱由榔看着潮州知府刘正元上的奏折,气得一拍书案。心道:“这家伙是个采花贼,怎么劫了一个中年大男人,莫非还有龙阳之好?是个老基友?”

    刘正中在奏折中说,王夫之派了一个总旗的兵,沿途护送黄宗羲、李颙、哈提斯和焦泥四人,在潮州歇宿时,被一人用剑刺伤护兵,将黄宗羲劫走。

    “……臣即带捕快去现场勘查,捕快班头曾在南直隶刑部当差,其在黄宗羲卧处闻到一种香味,与当年采花贼风清俊作案时留在现场的香味一致,故臣推测,劫贼若非风清俊,也必与其有关。臣已令沿途关卡严加查访,并增派护兵,妥送李颙等三人之广州。”

    不用说,那肯定是风清俊了。

    刘正中的反应够快,事后布置也算周详。只不过,凭风清俊的身手,你增派多少护兵也不管用。关卡查访?对他来说,更是形同虚设。

    朱由榔只所以气愤,是因为黄宗羲不同于他人,无论他如今是不是很大,后世可是大名鼎鼎,若是他出了事,后世史书上能不能再看到黄宗羲的名字不好说,但天下士子肯定会对永历的治安产生怀疑,从而影响招贤纳才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