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飞再来看文章的内容。

    “一个干燥纸团被丢进一个盛了水的玻璃杯,它最初悬浮在水面,只有小半浸入水,它让我想到人性种种……”

    韩涵在文章的开头如此写道。

    这个开头跟前世的那篇文章却是不一样的。

    前世的那篇《杯中窥人》。韩涵主要是用的批判的目光,写人性的一些劣根性。比如:国人的极度虚伪的谦虚,不谦虚的人往往被当成笑话;国人看不上那些说大话的人,哪怕那些大话其实是正常的,但因为不够谦虚,也会被社会所鄙视;国人推崇的是中庸的为人方法,为人做事最好的做法是随大流,不要冒尖出头什么的。

    诸如以上种种。

    都是对社会和某些国人劣根性的批判。

    但这篇却是主要围绕人该如何避免受到社会过度影响,沾染太多恶习来进行阐述。

    文章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进入社会,被社会这汪水浸泡,是难免的事。家长大可不必为此而过分担心。丑恶和善良是人性的两面,人生不是一个童话故事,及早地认清社会之恶人生之苦,让孩子及早地做好承受苦难的准备,完全是有必要的。

    这篇文用词讲究,语句凝练,中心突出,思想性和见解还是有其一定的独到性的。

    一个15岁的孩子。能把文章写成这样,已算得上卓异。

    “不错!”肖飞看完,给出了一个评语。

    韩涵在肖飞阅读自己的文章的时候,一直是盯着肖飞的。他的脸上写满了紧张,他很害怕遭到肖飞的否定。

    听到肖飞说出“不错”两字,韩涵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谢谢肖飞老师。”韩涵躬身道谢着。

    “我让其他评委老师一起进来,传着看看,我认为,你的这篇文获得一等奖是足够的。”肖飞说。

    韩涵再次道谢。随后,他走出了会议室。

    而肖飞则将其他的几个评委叫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