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子镇的行动只是一个开始,在验证到纳米毒虫不会有任何后遗症,恐怖机器人、火箭飞行兵与合成旅对丧尸具备极佳杀伤力之后,杜松子镇的行动方案就被用在了后面的城镇之中。

    在无风或风向有利的情况下,恐怖机器人将会被投放下来吸引丧尸注意力,同时入侵者战机起飞,将生化导弹发射到沦陷城镇上空,让疯狂的纳米毒虫吞噬丧尸。

    等到纳米毒虫到达最大寿命之后,火箭飞行兵便会空降下来探查情况,消灭地面残敌,同时恐怖机器人进入下水道,确认地下残敌情况,并与后续赶来的合成旅合作猎杀残敌。

    一路过去,就好像将考试题目全部记熟的考生开始考试一样顺利,困扰红警基地完成“拆迁行动”的最大难题不再是丧尸,而是开始变得艰难的后勤运输和组织足够多的人员翻修道路。

    合成化部队的作战效果确实不错,最长不到三天就能肃清一座类似杜松子镇的沦陷城镇,但问题在于这一类部队消耗实在是惊人。

    随着部队与基地的距离越来越远,各式不同口径的弹药、车辆换修零件、食物燃料等物资运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红警基地制造的卡车固然优质,但并没有超脱卡车的本质,在遇上破烂路面时依旧会颠簸,在沙漠上行走时依旧会因为不慎而陷入坑中。

    上面这些事情在合成旅距离红警基地不远的时候,还只是不怎么碍事的小麻烦,但随着合成旅向海边推进,不碍事的小麻烦便成为了拖累运输的大麻烦。

    再加上运输时间的延长,原本可以一天三次的物资补充变为一天一次,到最后为了维持这一天一次的补给,红警基地甚至用上双刃直升机。

    能够解决补给运输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改当地恶劣交通,通俗点来讲,修路。

    跟在合成旅之后的是数倍于合成旅人数的幸存者,他们被红警基地分成三十个人数不等的工程队,在各式施工设备的帮助之下,将一袋袋速干水泥变成可以供两台卡车齐头并进的临时公路。

    没有福报,也不要求所谓的奋斗和狼性,考虑到沙漠的炎热环境,以及幸存者那虚弱的身体,负责实地施工的工程师将将工作时间分成两段,上午最凉爽的时间与晚上开始降温的时间。

    至于剩下的时间,红警基地也不会让幸存者们闲下来。

    在白天最炎热的时候,幸存者被组织到搭建好凉棚之下,接受由政委和工程师组成的“流动工人学校”的识字教育;至于晚上,在睡前,幸存者还需要接受两个小时的军事化训练。

    这其中除了有提高部队征召兵员的素质以外,也是为未来的重工业建设打基础,培训足够多有组织有纪律的工人。

    工程队除了用于修路和培养高素质工人外,还是对委员会干部们的培训。

    幸存者工程队的管理者并非单纯由红警基地的工程师组成,委员会支部负责整个工程队的管理,除了工程师外,还有担任支部书记的政委和一大批负责各项管理工作(这个就不详细写了,你们又不可能去异世界造反)的委员。

    这些委员都是在理论培训中表现较为出色的成员,在经过考核之后便被下放过来进行实践培训,深入工人之中,了解工人需求,并撰写相关考察报告,在管理中表现出色,且考察报告言之有物者将会在未来承担更加困难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