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对很多武器装备的称谓很奇葩,和其他国家都不一样,很有点独树一帜的味道。例如,火炮长期以来不是用口径的毫米来区别,而是用炮弹的重量“磅”来区别。坦克也是如此,很长时间里都把坦克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

    步兵坦克是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种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的坦克。特点是速度慢,因为主要用来支援步兵作战,对速度的要求也不需要太高,只要能够跟上步兵的前进速度就可以了。第二个特点是装甲防护很厚,能够为步兵提供掩护。当然,坦克本身也有较强的火力,可以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其典型代表是“玛蒂尔达”步兵坦克、“瓦伦丁”步兵坦克和“丘吉尔”步兵坦克。

    至于巡洋坦克,也叫巡航坦克,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种用于侦察、迂回包抄作战的坦克。战术地位有点类似于骑兵。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的特点正好相反,装甲较薄,但机动性能较强,只要用于机动作战。巡洋坦克概念上和海军的巡洋舰相似,不但具有最大速度高,而且巡航速度也比低,机动性很强。武器装备上主要配备机枪及小口径火炮,可以作为侦察和突击力量支援快速机械化部队作战。

    二战期间英军的“十字军”(Crusader)坦克、“克伦威尔”(well)坦克就是它们巡洋坦克的典型代表。

    英国人这样的战术思想看似落后,不如说是太过超前。这种“步兵坦克协助步兵砸口子+巡洋坦克纵深突破”的思路不就是毛子后期的大林子加T-34打大纵深的路数么。

    奈何战争初期战役战术思想和坦克设计细节都不太成熟就被闪电战一下打蒙圈儿了,结果战争前期的这些战前确定基本盘的坦克用起来各种逗逼,等仗打起来,从开始弄明白一辆靠谱的主力中坦该怎么造,到把坦克真造出来送上战场都得到43年克伦威尔了,45年百夫长出门才算修成正果,这时候仗都打完了。

    而现在才39年,维尔斯上将的第一装甲师里大部分都是玛蒂尔达1型,Mk.I(A9)巡洋坦克,MkVIB轻型坦克还有为数不多的玛蒂尔达2型。

    玛蒂尔达1型的武器只有一挺12.7毫米机枪,想用来对付德军坦克简直就是给人家挠痒痒;要阻拦德军坦克,只能用上装有新式的高初速度的QF2磅(40mm)火炮的Mk.I(A9)巡洋坦克和同样是40mm坦克炮的玛蒂尔达2型坦克。

    维尔斯上将左凑凑右凑凑终于凑出50辆Mk.I(A9)巡洋坦克和玛蒂尔达2型坦克,只留下一丁点油料;他还留下二十辆玛蒂尔达1型坦克,抽光了油箱里的汽油,将这些都分给了继续后撤的坦克部队。最后让那二十辆玛蒂尔达1型坦克组乘员跟着大部队后撤,毕竟他们留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大忙。也许他们可以当个炮灰,吸引一下敌人火力;可维尔斯上将不愿再增添无用的伤亡,便下令让他们撤退。

    坦克是有了,该怎么打成了大问题。

    维尔斯上将估摸着己方坦克起码得靠近到300米左右才能击穿德军坦克的装甲,可德军坦克炮差不多能在五六百米距离就能够击穿己方的坦克装甲。这么突破这两三百米的距离是个大问题。

    他的副官提议道。“要不我们来个诈降,这样应该能让德军放松警惕,到时候突然开火……”

    话音未落,就被维尔斯上将狠狠瞪了一眼,厉声训斥道。“我们是堂堂大英帝国的军人,怎能做出这般卑劣之事!”

    军人不同于普通百姓,军人是将荣誉放在第一位,一般正规的军队另愿战死沙场也不愿意投降,更被说是假装投降了。倘若真这样做的话,自己便会在军中失去名誉。就好比德国的军队,他们的法律明确的规定不准许假投降。

    因为如果鼓励士兵假投降的话,时间久了就会变成真的投降,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的。倘若在开始的时候选择真投降,但在最后自己部队赢了,他或许还会说自己是假投降;但反过来如果自己的部队输了,他们就有可能会认为自己是真投降,毕竟人们的心思很难猜的。这种做法对一个军队的战斗意志有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话会让一个军队的士气下降从而影响战斗。

    还有一点就是,要是假投降你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也许你会成功,但要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以后要是真的投降也没有人会相信你,在你投降的那一刻他们就会毫不犹疑的将你杀死,免得你又反咬一口。

    要么战死,要么投降,他们没有第三条路。大英帝国的惯例中,当无法力敌的时候,投降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但是诈降,就是破坏惯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