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余桦的新联系方式之后,高伟顿时松了口气,领导交代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一半了。

    正常情况下,作协肯定不会这么急着主动去让一个作家加入作协,但这不是出了特殊情况么?

    《周彦,余桦,史铁笙》这部合集在霓虹到底火不火,高伟不知道,但是现在在国内话题热度是真的高,好多人都在说中国文坛这一波表现可以,直接干进了霓虹市场。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协这边忽然发现,合集的三个作者,竟然有两个都是不是中国作协的会员。

    周彦倒还好,至少去年加入了苏省作协,余桦呢,写作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加入任何作协。

    其实让余桦加入作协这事,去年王孟提过一次。

    之前作协的领导们在一起开会,说到现在的青年作家,王孟提到了余桦,说余桦这样的青年作家,已经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应该积极地拉入到组织里面来。

    只不过当时只是闲聊,作协这边并没有动作。

    现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作协也不能再没有任何行动,也就赶忙去联系周彦跟余桦,让他们加入到中国作协。

    不然的话,这事说出去,他们作协的面子可没地方放了。

    其实,即便不出这件事情,作协也是要联系周彦跟余桦,让他们加入作协的,因为明年或者后年新一届的作代会就要举行了。

    王朔他们的电视剧不管多火,毕竟还是在国内,说出去总差点意思,不像周彦,直接把海外的影迷给拿捏住了。

    八十年代的黄金期过去,文学在民间的热度逐渐走低,圈子也变得越来越小。文学从原本的大众艺术,逐渐演变成小众的狂欢,作协对此非常重视,也希望扭转这种局面。

    第二天下午,余桦去了工作室,作协的工作人员带了两张表过去让他跟周彦填。

    周彦摇摇头,“那倒不是。”

    对周彦来说,音协跟作协完全不同,文学圈子里面,周彦的人脉也就是余桦他们几个作家以及《燕京文学》的编辑。

    苏省作协通过苏瞳,跟周彦联系,邀请他加入,当时也是让填一个表,就通过了。

    他起初也是先进的苏省音协,后来进中国音协的时候,连表都没有填,直接就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