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要不要继续进几句“忠言”,让皇帝定下来治理黄淮心思。

    皇帝却在沉默地看了一阵流水之后,转而问刚才那个敢于说话的水利官员道:“朕若弃漕运、走海运。治水既不需要考虑前朝祖陵事,亦不需要考虑漕运淤积事,你们可有什么方法真能让这两淮,复唐时富庶?”

    “君前无戏言,此时关乎千万百姓,尔等可要想好了再说!”

    那官员立刻前出一步,跪在地上,从袖中取出一本图册,双手捧高。

    皇帝身旁的近侍连忙过去将图册拿起,递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接过,却没有看,掂量了一下图册的厚度重量,点了点头道:“既有图册,看来也是用心了。你可说说,可能做到?”

    那水利官员正色道:“陛下,自明以来,治水的最大问题,就是目的不明。担心祖陵、担心漕运,治水不以民生为首要。”

    “凡事,必有目的,然后方可评判,这事情做的好不好。”

    “臣以为,若以保祖陵、保漕运为目的,那么明人治水,可谓治的一流。”

    “但若以民生为目的,前朝治水……便不好说了。”

    “如今兴国公力主兴海军、夺南洋,漕运之事无需考虑,可从海运。本朝治水,便可以民生为目的。”

    这话听起来,好像没啥问题。凡事先看目的,然后才能评价做的好不好。

    人家叫画蜥蜴,咔咔画完蛇之后再添四个爪子,这就明显画的很好嘛。

    但目的是画蛇,咔咔画完之后再添四个爪子,这就明显画的不好嘛。

    可问题是,历朝历代,追尊先圣,总绕不开大禹。大禹治水是以啥为目的呢?至少既不是为了保祖陵,也不是为了保漕运。

    再者来说,天子天子,天朝天朝,从儒家的意识形态来说,是不是也要以民生为目的呢?

    要画蛇而不是画蜥蜴,这是几乎全天下默认的共识。

    那不以民生为首要目的的治水,到底是治的好?还是治的不好呢?